-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陵春》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1,用李清照的《如梦令》导入新课。这首《如梦令》为我们展现了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快乐幸福,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一起来学习她的《武陵春》,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出示幻灯片,简介背景。
北宋败亡(1127年)后,李清照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丈夫赵明诚也不久病故,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四处流亡。1135年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了解作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作家。她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丈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考据家。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和谐美满。靖康之难后,她与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在途中病死,她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 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如《醉花 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还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词,描写自 然景物,轻快活泼,富有生趣。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切,表达了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这些作品反映了南渡时期背井离乡者的共同感受,有一定现实意义。
听读朗诵。强调字音。5、 学生自读: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能否邀请同学们轻声地跟着老师,模仿老师的节奏语气语调,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6、 学生自由朗读:从同学轻轻的跟读声中,老师已经能够感受到词的节奏美了,但是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自由朗读)
7、 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一遍。(一名学生朗读),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吗? “愁”(板书) 8、那为什么这首词中流淌着愁绪,《如梦令》中作者的快乐哪里去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出示写作背景。
三、 品味语言 1、 同学们在朗读中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那么你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 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 能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对夫妇的婚姻生活么? [幸福美满,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同道合、、、、、、]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2、 事事休啊,什么叫事事休? [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 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3、 想起曾相亲相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又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 [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吗?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一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划出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女生朗读] 问:相似点在哪里? [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 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浒传》导读案.ppt
-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 ——思想感情解题指导(课件).ppt
- 中考总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
- 重点段阅读素材.ppt
- 中考议论文问题探讨.ppt
- 谆谆家训,朗朗家风 PPT.ppt
- 《事物的正解答案不止一个》的课件.ppt
- 抓标志,辨病句.ppt
- 《水浒传》导读教学.ppt
- 综合性学习之口语交际.ppt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