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教师
吕振兰
单位
鹤岗市26中学
科目
语文
时间
2017.6.16
课题
《海燕》(第二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3.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诵,使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材料,从作品整体上领会课文内容,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顽强、乐观、战斗精神,自信的品质。
教材
学情
分析
重点 1、反复朗读,深刻体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
比 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
难点 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与点拨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教师细心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研读第一画面
导入
二、课堂探究
1.再次听读一遍海燕的朗读
2、要求学生思考:课文以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为背景,先后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教师归纳明确: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
暴风雨“将来之时”——“逼近之时”——“即临之时”。
(1)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1—6)节。
(2)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7—11)节。
(3)暴风雨就要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12-16)节。
3.海燕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活动的?(学生在课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4.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
(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5.写海燕为什么要写环境呢?
教师明确:
描写各种自然景物是为了给海燕的活动创造典型环境,并以此为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却愈来愈高涨,这就突现出海燕这一形象。
6.作者是怎样描写海燕的?刻画了海燕怎样的形象?
(一)研读第一画面
1.点明海燕所处环境的一句是?
(在苍茫的大海上)
2.“苍茫”是什么意思?
(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3.“像黑色的闪电”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比喻。表现了海燕的矫健敏捷。)
“高傲的飞翔” 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拟人,表现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5.这篇散文诗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呢?
(和海燕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
为什么要写大海、狂风和乌云?
(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形象)
学生听朗诵,再次感受激昂的情感
学生思考后回答
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生互动
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观看视频
批注理解内化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研读第二画面
研读第三画面
研读第二画面
1.乌云越来越低,越来越暗”有什么象征意义?
( 象征黑暗势力如黑云压城,加紧镇压,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日益激化。)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这个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拟人和比喻。把狂风拟人化,突出了它的猖狂气焰。)
3.“大块的翡翠”指什么?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指波浪, 比喻)
(一)研读第三画面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2.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3.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这三句话,第1句用( )的修辞方法,表现( 的 猖狂凶狠,气焰嚣张;第2句用 ( ) 的修辞方法,表现( ) 的巨大声势和巨大力量;第3句用 ( )的修辞方法,表现( )的垂 死挣扎。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是什么修辞方法?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