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 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 第五单元 \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执教:杨凌芳 PAGE PAGE 31 24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及尊师重教的品格。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及尊师重教的品格。  教学难点: 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一.导语。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感知课文。(独立学习) 1.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 怠 叩 绮 逾 冠 叱 咄 媵 臭 衾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文意,翻译课文。(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 1.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和参考书,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 这样。 指名翻译课文。 布置作业。 1.抄写、翻译课文。 2.读背课文。 3.《学评》第100页。 激发学生兴趣。 加深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正确且流畅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板书设计: (板书重点字词)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及尊师重教的品格。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一.复习旧知。   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子。(见PPT)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独立学习,展示反馈) 1.齐读课文(自行断句)。 2.文章两个自然段,分别可以分为几层?各层主要内容是什么?(相机板书)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反馈) 1.“勤且艰”,“勤”与“艰”体现在何处?(相机板书) 2.先达是怎样的人?宋濂是怎样的人?(先达:德高望重、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宋濂:家贫嗜学,专心求学、刻苦自励、谦恭、尊师重教、守时、安贫乐道(学)。) 3.作者介绍自己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的目的是什么?(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四.分析写作特点。(拓展延伸) 1.作者的劝学有哪些技巧? (1)现身说法。(联系《劝学》) (2)详略得当。 (3)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 (4)运用了对比手法。 2.阅读链接材料,进一步体会宋濂的勤奋好学及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内容 宋濂年轻时 现在的太学 衣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食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