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作者相关补充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 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1919年参加 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的《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 中国文学研究》三册。 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年出生于浙江省 永嘉县(今温州市区乘凉桥),曾在广场路小学、温二中、温州中学就读。 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今北京交通大学)学习。 1919年参加“ 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 1920年与 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 小说月报》,曾任 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 上海大学教师,《 公理日报》主编。 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 燕京大学、 清华大学、上海 暨南大学教授,《 世界文库》主编。2月,郑振铎与叶绍钧、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会”,公会积极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胡愈之等人致信国民党当局,强烈抗议屠杀革命群众,为此险遭逮捕。5月,乘船到欧洲避难和游学。在法、英等国家图书馆里,遍读有关中国古代小说、戏曲、 变文等书籍,并研究了希腊罗马文学,译著了《 民俗学概论》《民俗学浅说》《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专著,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大部分作品。 1931年秋,去北平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 1932年,他的《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此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眼界宽阔,充分肯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34年,又出版了《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等论文集,以及借希腊神话题材歌颂现实的革命斗争的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 1935年春,郑振铎到上海任 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 胡愈之等人组织 复社,出版《 鲁迅全集》,主编 \o 郑振铎 郑振铎 《民主周刊》。 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49年2月,郑振铎绕道香港进入解放区。7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 作协)的常务委员。 1952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 1953年2月22日,任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正式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个文学研究专业机构——中国文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 中国文学研究》三册,书中基本上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专题,反映了他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 郑振铎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是文学革命初期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1921年6月,他进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血和泪的文学》),要求进步作家创作出“带着血泪的红色的作品”(《我们的杂记》)。从那时起,他一生坚持革命的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在 文学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从事中外古今文学综合的比较研究,较早提出和着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一贯重视民间文学和小说、戏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属于开拓性的工作。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