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莲说》教学设计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陈洲初级中学:刘承英
【教学设想】
1、采用“讲讲、读读、议议”的教学方式。
2、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说”这种文体。重点理解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学习本文衬托的手法。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4、体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流畅背诵《爱莲说》。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运用。
2、难点是衬托手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小脸白无暇,洁净又大方, 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荷花,又叫莲花)
2、想一想:赞颂莲花的诗句。(配图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盛开之态,千古传诵。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逼真地描绘出初夏蜻蜓与新露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生动、细致、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现在用它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3、宋代周敦颐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作者临莲生情,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下面,我们就学习——《爱莲说》。(板书题目、作者)(课件演示)
二、题解与作者
莲:即莲花;“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课件演示课题及作者)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今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三、出示教学目标(课件演示)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说”这种文体。重点理解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学习本文衬托的手法。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4、体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流畅背诵《爱莲说》。
四、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课件演示)
蕃 淤泥 涟 亵 濯 鲜有闻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
2、词语解释:(课件演示)
蕃:多
染:沾染(污染)
濯:洗涤
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很少
宜:应当
3、指导朗读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要读得一气贯通。二字句一般“二二”结构,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结构。
4、学生读课文,准备翻译(小组合作学习)
5、学生口译本文大意后,点评指正。
6、(课件演示)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五、讨论点拨,欣赏探究
1、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课件演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结合莲花图谈)(课件演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来写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3、你认为莲花有哪些高尚品质
明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引导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作者爱莲花,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因为它是一种人格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课件演示)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
“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作者借莲花形象来言君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