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学习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法、问卷法; (2)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3)应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 第三节 学生品德评价 一、品德与品德评价 二、品德评价的内容 * 一、品德与品德评价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上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评价是测评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品德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通过价值判断给出相应的结论。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中品德评价主要依托德育工作而展开。 * 二、品德评价的内容 (一)学生道德认知的测评 主要是以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即个体对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为对象所进行的评价。 * 道德两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儿童对特定行为的评价中才能准确判断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 皮亚杰和他的同事们设计了许多道德内容的对偶故事,通过对儿童讲述故事及儿童对故事内容的判断来确定其道德发展水平,形成了道德认知测评的基本模式。 *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发 展成道德两难故事. 海因兹与药, 它的大意是有一位妇女患癌症,生命垂危.惟一治病的药成本很高,药剂师 以10倍于成本的价钱出售.病妇丈夫海因兹到处 借钱,只借到药费的一半.他哀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拒绝了他.海因兹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撬开了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治病的药.在这个故事中,保护生命和维护法律都合理,两难故事法让被试从尖锐对立的价值中作出选择并让儿童回答他选择的理由.从儿童陈述的理由中寻找其道德发展的规律. * (二)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 道德情感是人的情感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评价主要集中在对人的移情感、内疚感、羞愧感、义务感、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良心和幸福感等方面。 大部分采用量表测评、情境测评、完成故事测验、实验测评等方法。 * (三)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 道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学生品德也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品德行为的评价上。 * 1、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标准 主要以《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以及《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根本依据,并根据各地、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提出要求,制定具体标准。 * 一般采取等级评定方法: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内容主要有:它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内容的评价。 * 2、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 (1)整体印象评价法 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以终结性整体评定的方法。 如学期结束班主任给学生的操行评语。 简单易行,但主观因素影响大。 * (2)操行评定评价法 操行评定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方法。 * 某某某同学按时到校上课,作业基本能按时交,上课比较认真听讲,但举手发言方面欠佳,接受知识能力强,但容易骄傲自满,对自己没有严格要求,故成绩一直停滞不前。作为班干部,有时不能以身作则,对老师的批评不能立即接受并改正。望今后能接受教训,积极努力。 * 评价者在书写评语时应注意: 一是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行为状况,更要了解学生品德发展的需要和发展规律; 二是提高评语的规范性,即应适当界定评语的基本项目和指标,要求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信息量; 三是增强评语的情感色彩,尽可能多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 (3)操行计量评定法 指使用以百分为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计分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给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 当前学生品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目的不明,评价标准飘忽 作出终结性评定,在期中、期末对学生给出分数或写出操行评语,有的甚至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比较与分等。 不少学校没有根据《课程标准》评价准则和评定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时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给出等级或分数。 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学业成绩评价左右品德评价,学业成绩好的,品德评价也较多,随意性较大,使品德评价缺乏应有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 2、评价内容重认知领域,轻情感、意志、行为评价 目前品德教材的呈现往往是以德育或道德规范为逻辑,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品德课教学时以学生的正确表态、正确回答为准,期中或期末时满足于评价学生对道德认知的再认、再现能力,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力和实际行为能力的评价,不少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