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课件.ppt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疯牛病:1986年首次在英国报道。潜伏期4-5年,主要的症状表现是:危害神经,特别是脑组织,所以得病后失控、疯,主要是危害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组织,导致神经错乱。 人的震颤病或称库鲁病:巴布亚新几内亚地方病 库 鲁 病 人 疾病早期 疾病晚期 ,, ,, ,, ,, ,, ,, ,, ,, ,, 人的震颤病或称库鲁病,此病发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一种地方病,病的人年龄并不怎么大就拄上一个棍,在该岛非常普遍。 其原因在70年代,经一位美国的科学家盖杜谢克研究,这个地方的Kuru病怎么这么严重呢?他发现该岛的人有一种习惯,父母过世之后为了继承其聪明才智要把父母的脑子拿出来吃了。 最初阶段为可走动期:病人感到头疼和关节疼。本病最早的症状是躯干震颤、步态蹒跚和共济失调引起姿势不稳。在他人未发现病人有何异常之前,病人先察觉自己罹病。某些病人自诉头痛和肢痛等前躯症状。患者主观感觉站立和步态不稳、往往还自觉发声,手和眼的运动有异常。说话含糊不清(构音障碍),并逐渐增重。眼运动失调,但无真正的眼球震颤;病初常常呈现内斜视,并持续存在。震颤最初与冷颤无区别,病人过度颤抖。运动失调先发于下肢而后逐渐累及上肢。站立时为维持平衡,脚趾用力抓住地面。病初即不能以一只脚站立几秒钟,这是诊断本病很有用的线索。大多数病人在这一阶段仍在庭园内劳动,力图从事其正常活动和全面参加村内的社会生活。在此阶段的末期,病人无须他人帮助,持一手杖还能在村庄周围散步。   中期阶段是坐着做事的阶段:数周之后出现行走困难,并伴随着肢体颤抖。病人没有他人的帮助已不能行走。震颤和运动失调增重。肢体的僵化常进一步发展,伴有广泛性的阵挛或不时发生休克样的肌肉不自主运动,偶尔出现手足徐动症和舞蹈病样运动。在病人因姿势不稳而过度惊恐时尤好发,甚至在突然受噪声或强光刺激时也会发作。通常有踝阵挛,膝阵挛也常见。虽然肌肉活动已很少,但无束状的或真正的衰弱和肌肉萎缩。病人时常情绪不稳,并可导致病理性的笑发作,微笑和笑声缓慢地停止,这一症状有时甚至见于病的第一阶段。大多数病人屈服于他们的疾病,抱无忧无虑的态度,近乎真正的精神愉快(欣快)。某些病人,特别是青年和年轻的男性成年人,精神沉郁。病人思维明显迟钝,但没有严重的痴呆。个别病人对家庭成员或其他人的干扰采取病理性的好斗态度。  晚期阶段为病的末期:病人会丧失记忆,死前伴随大笑。此期从病人自己不能坐起开始。运动失调、震颤、语音障碍更加严重,病人失去行动能力。腱反射亢进,出现抓握反射,部分病人呈现锥体束外性姿势和运动障碍。最后,两便失禁,吞咽困难导致饥渴。病人出现衰弱、营养不良和延髓受累的症状,变哑,丧失反应性,多因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而死亡。 ,, ,, ,, ,,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或是由缺陷病毒构成的功能不完整的病原体,称为亚病毒因子。 一、类病毒 二、拟病毒 三、朊病毒 一、类病毒 1.发现:?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potata spindle tuber disease, PSTD) 1922年,美国 ,马铃薯减产20~70%。1960年,我国黑龙江省,减产严重。 1982年,20余种植物病害中发现(番茄散顶病、柑橘裂皮病、菊花矮化病、菊花褪绿斑驳病、黄瓜白果病、椰子死亡病和酒花矮化病等的类病毒) 症状:叶子很绿,畸形,减产或死亡。 存在:类病毒一般存在于宿主细胞核上,与核仁结合。 传播方式:机械损伤,昆虫刺吸,营养繁殖(嫁接),种子,花粉等。 只含有RNA一种化学组分、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病原体 类病毒是当今所知道的最小可传染的致病因子,只在植物体中发现 2.结构 类病毒是一类不含蛋白质,它是一个很小的RNA,只有246个到399个核苷酸组成,正像图上所显示的,完整的类病毒的颗粒是杆状的,其中有碱基配对的区域,也有碱基不配对的区域,目前主要是在植物上发现。 3.类病毒发现的意义 对生物学家来说,类病毒的发现为他们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了一个新的低层次上的好对象; 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类病毒是研究最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绝好材料; 对病理学家来说,类病毒的发现,为他们揭开人类和动、植物的各种传染性疑难杂症的病因带来了新希望; 对哲学家来说,类病毒的发现,为他们长期以来有关生命本质的认识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二、拟病毒?(类类病毒或壳内类病毒) 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辅助病毒:与拟病毒“共生”的真病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