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一1.1古代农业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8分) (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7 分) (2)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赋税和徭役制度改革的推动;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8 分) 材料一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从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修建的一座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采用“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办法,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保证了大约三百万亩良田得到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材料二 公元前157年,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穿前江口,灌溉繁县农田1700顷,成为史载扩大都江堰灌区的第一人。经过唐宋时代的发展高峰,都江堰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到了当时成都平原的14个县,并逐步形成了冬季断流、春季淘淤的岁修制度。元明两代是都江堰堰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笼石”与“铁石”两种治堰方法的反复争论与实践,使都江堰堰工技术和工程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趋于成熟。 材料三 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国地处西部,土地并没有中原诸侯的肥沃。要统一全国,就要为自己建立一个稳定的粮源,修建都江堰,就是这一战略的需要。都江堰工程修建后,为秦国的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粮,解决了粮食的自给问题,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都江堰工程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三,分析秦国修建都江堰的主要目的。 (3)根据以上材料,简述都江堰工程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1)特点:无坝引水;因势利导,功能体系完整;综合性工程;逐步兴修扩大,完善成熟;社会效益持久。(4点4分) (2)目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统一战略的需要,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稳定的粮源。 (3)作用: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丰富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兴修的理论与经验;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后世影响深远。 (2015江苏,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2016·江苏·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发明成就,对下列图片所示发明表述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所示发明使农业灌溉中人力得到解放 B.图二所示发明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图三所示工具最先出现于秦、西汉时期 D.图四所示反映了少数民族独有的生产特点 本节小结: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3.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为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4.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5.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国有(奴隶制下井田制、均田制)、自耕农 6.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家禽饲养为辅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 7.区域经济的多元互补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东晋南朝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 2.隋唐五代:开始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