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教程》每一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应用文理论与写作规范基本知识 主讲人:陈波先 应用文的定义 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时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的实用文体。 应用文,顾名思义,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换句话说,应用文就是人们在处理公私事务、沟通信息时,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实用性文体。 应用文的特点 一实用性。功能的实用性是指应用文使用后产生的现实功效。为了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常常要使用应用文。 二针对性。应用文有具体的、明确的接受对象。例如商业广告是针对一定消费者而写的;经济合同是针对双方当事人而写的。请示是针对上级领导而写的。 三时效性。指应用文只适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如介绍信、借条之类。 四模式性。 五简明性。表达的简明性是指应用文的表达简洁明了。语言朴实,文字简约,用词精当,概念明确,阐述清晰,篇幅短小,这些都是应用文所追求的。 应用文的作用 一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如下行文的命令、决定、公告等。 二协调关系,指导工作。 三进行教育和宣传。 四传递信息,相互交流。 五用作凭据。 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 一应用文产生的条件: 1文字的产生(图画、结绳记事) 2阶级集团的出现、国家的产生。 二应用文的发展: 1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记录的卜辞。先秦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应用文专集《尚书》。我国第一部应用文总集,书中记载的都是虞、夏、商、周四代的政府公文和事务性文书。西周已有誓、命、训、诰等分类、涵义明确的公文。如诰、誓主要用于告诫军旅;命主要用于任命和赏赐。 2秦汉时期: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治、度量衡和文字的统一,公文有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对公文体式的名称、写作格式、行文规则、行文用语以及公文的拟制、处理程序等都作了统一规定。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公文活动日趋频繁,公文种类随之增多,写作体式也逐步完善定型。 例如改“命”为“制”;改“令”为“诏”。产生了避讳等。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昌盛时期,公文的体式更加完整,行文制度也十分严格,公文的撰拟誊抄、签押、用印、传递、收发、承办、必威体育官网网址等都有严格规定。这一时期的应用文行文繁琐。唐代有一种应用文叫批答,是君主用于答复臣子的奏疏的批,后来发展成为批复。 4元明清时期:元明清公文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可以说,封建时代的公文发展到清代已相当完备,但同时也就到了它的尽头。虽然如此,直到清代,学者刘熙载才正式提出“应用文”的名称。 明代崇祯年间的“贴黄” 5近现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发了《公文程式条例》,明确宣布废除传统的旧式公文,如诏、奏、议、表等,规定新政府使用令、布告、咨、状、公函、呈、批等新公文体式,建立了以白话文为中心的现代公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应用文,使应用文真正成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工具。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是新中国第一个公文法规。后经过多次修订,2000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使我国公文更加走向规范、统一和实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从建立自己的机关开始,就产生了我国第一批完全民主化的公文,如布告、通告、通信、函、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对公文非常重视,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公文系统,其间就公文的种类、名称进行了七次较大的调整改革: 第一次,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草案)》,把公文分为八类十种: (一)函;(二)令;(三)决定;(四)指示;(五)报告、签报;(六)批复;(七)布告;(八)通报、通知。 第二次,1951年9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公文文种调整为七类十二种:(一)报告、签报;(二)命令;(三)指示;(四)批复;(五)通报、通知;(六)布告、公告、.通告;(七)公函、便函。 第三次,1957年10月,国务院秘书厅提出《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对原先七类十二种作了相应调整,规定为(一)命令、令;(二)指示;(三)报告、请示;(四)批复、批示;(五)通知、通报;(六)布告、通告;(七)函。 第四次,1981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把公文分为九类十五种: (一)命令、令、指令;(二)决定、决议;(三)指示;(四)布告、公告、通告; (五)通知; (六)通报; (七)报告、请示; (八)批复;(九)函。 第五次,1987年2月1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