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专科版本).docVIP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头面躯体痛证 1.1头痛 1.1.1定义 头痛是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当中,其病因病机复杂。在此讨论内容仅以内科疾病之头痛为主。 本病多见于西医学的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脑血管疾病、肌收缩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之中。 1.1.2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之所在,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皆会于此。故头痛与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密切相关。本病病因主要与外邪侵袭、情志所伤、体虚及外伤等因素有关。头痛的基本病机是头部气血失和,经络不通或脑络失养。 1.1.3辩证 主症:头部疼痛。 枕部痛或下连于项者,为太阳头痛;额痛或兼眉棱、鼻根部痛者,为阳明头痛;两侧头痛者,为少阳头痛;巅顶痛或连于目者,为厥阴头痛。 发病较急,痛势教剧,特点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者,多属实证;起病较缓,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头晕,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或加重,特点为隐痛、空痛、昏痛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兼恶风寒,苔薄白,脉浮紧者为风寒头痛;兼发热、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头痛如裹,兼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头胀痛,兼心烦易怒、口苦、脉弦者为肝阳上亢头痛;头昏痛,兼胸闷脘胀,苔白腻,脉滑者为痰浊头痛;头痛日久,痛有定处,或头部有外伤史,舌紫暗,脉细涩者为瘀血头痛;头空痛、昏痛,兼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者为血虚头痛。 1.1.4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调和气血,通络止痛。局部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穴。 主穴:太阳头痛;天柱穴、后顶穴、风池穴、阿是穴、后溪穴、申脉穴 阳明头痛;头维穴、印堂穴、阳白穴、阿是穴、合谷穴、内庭穴 少阳头痛;太阳穴、丝竹空透率谷穴、风池穴、阿是穴、外关穴、侠溪穴 厥阴头痛;百会穴、四神聪穴、阿是穴、太冲穴、中冲穴 方义:局部腧穴调和气血,通络止痛。合谷穴、内庭穴为手足阳明经远端取穴;外关穴、侠溪穴为手足少阳经远端穴;后溪穴、申脉穴为手足太阳经远端取穴;太冲穴、中冲穴为手足厥阴经远端穴。各经远端穴分别疏导相应经脉的气血。 配穴:风寒头痛配风门穴、列缺穴;风热头痛配曲池穴、大椎穴;风湿头痛配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肝阳上亢头痛配太冲穴、太溪穴;痰浊头痛配中脘穴、丰隆穴;瘀血头痛配三阴交穴、血海穴;血虚头痛配脾俞穴、足三里穴。 操作:毫针虚补实泻法,寒证加灸。头痛剧烈者,阿是穴可采用强刺激和久留针。瘀血头痛可在阿是穴点刺出血。 (2)其他疗法 耳针法:取枕、额、脑、皮质下、神门,每次选2-3次,毫针刺或压丸法、埋针法。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皮肤针法:取阿是穴,轻、中度叩刺,使少量出血。适用于瘀血头痛。 穴位注射法:取阿是穴、风池穴、合谷穴,用1%的利多卡因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1.1.5按语 (1)针灸治疗对功能性头痛有较好的效果。 (2)头痛原因复杂,多次治疗无效或继续加重者,需查明原因,尤其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对高血压头痛慎用强刺激。 1.2面痛 1.2.1定义 面痛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又称“面颊痛”。本病好发年龄40岁以上,女性居多,多发于一侧,也有两侧同时发病者。 本病多见于西医学的三叉神经痛等疾病中,临床上以三叉神经痛第2支、第3支发病者较多。 1.2.2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面部,与手、足三阳经密切相关。外感风邪、情志所伤、久病入络或外伤致瘀,均可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产生面痛。临床以实证多见。面痛的基本病机是面部经络气血阻滞。 1.2.3辩证 主症:疼痛骤然发作,出现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电灼样阵发性剧烈疼痛,可伴有面肌反射性抽搐,同时伴有面部潮红、流涎、流涕、流泪等症状。发作频次不定、一般持续几秒至几分钟。间歇期无症状。 患者唇部、颌部、齿龈、鼻翼、鼻唇沟、颊部、眉毛等处对触觉及运动极为过敏,一触动即刻激发剧烈的疼痛,且立即扩散到其他部位。临床上称这些点为“扳机点”。患者常因说话、呵欠、咀嚼、吞咽、洗脸、刷牙、刮脸和情绪激动等诱发本病。 眼部痛为三叉神经第1支即眼支痛;上颌部痛为三叉神经第2支即上颌支痛;下颌部痛为三叉神经第3支即下颌支痛。上颌、下颌部痛主要属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证。 1.2.4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疏经通络,祛风止痛。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四白穴、下关穴、地仓穴、合谷穴、太冲穴、内庭穴 方义:局部取四白穴、下关穴、地仓穴,疏通面部经络;合谷穴善治头面疾患,与内庭穴相配疏通阳明经气血;合谷穴配太冲为四关穴,可祛风通络,止痛定痉。 配穴:眼支疼痛配攒竹穴、阳白穴;上颌支痛配颧髎穴、上关穴;下颌支痛配颊车穴、承浆穴。 操作:毫针泻法。针刺时宜先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