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思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思路 首先,要明确此类题型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基本点:公正客观。其次,要想到此类题型一般分为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再次,依据材料和题干,如果内容基本是正面的,则评价为正面;如果内容基本是负面的,则评价为负面。最后,评价如果从横向来看,答案多为题干对象与前代、后代相同(相似)对象之间的关系(与前代)或影响(与后代)。评价如果从纵向来看,答案多为评价对象与其他同期相关对象之间的关系或影响。 【注意】 ①评价正面的时候,答题基调与意义题基本一样;横向评价与其后相同(相似)对象关系的时候,答题基调与分析历史意义题基本一样。 ? 例题一: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 ? 解析过程: (一)题干关键词确定: “简要评述”(题型:评价题+叙述题)、“清末”(时间-横轴)、“对德、才的新认识”(政治制度与思想-纵轴) (二)解题关键信息: 材料三: ①取士概归学堂,且设立学堂者……乃以开通民智为主 ②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最足为世诟讥 ③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 ④凡算学、地理……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教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推荐答案(评价部分): 评价: ①清朝对德才的认识继承了前代重视官员德才兼备的标准。(横向-较前评价) ②清朝对德才的认识适应了清末的形势,迎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横向-比后评价) ③清朝对德才的认识大大促进了教育、思想文化的进步与新式人才的选拔、培养。(纵向-相关因素评价) ? ? 例题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之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考制》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两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

文档评论(0)

hanviv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