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集体备课教案第一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国论》集体备课教案 授课教师 课题 六国论 课型 课时 第一课时 年级学科 高二语文 学校 主备 辅备 教学目标 1.能激情诵读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2.理解14个词语及归纳5个多义词,掌握文中特殊句式及使动用法。 3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在严密的逻辑中渗入鲜明的形象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辅资料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讨论、比较 教师手记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哪位同学对苏洵有印象? 二、解题 1、作者简介:(生说)苏洵,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生补充)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2、背景简介:师:评价,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六国论》呢?他的动机何在?)(生说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景德元年(1004),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庆历二年(1044),宋又被迫与契丹订盟,每年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宋每年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一、二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带,并出示“战国地理位置图”和“北宋与契丹、西夏的地理位置图”投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战国诸侯称雄形势图(公元前350年) 【多媒体课件显示课题《六国论》并播放课文朗诵。】 2.学生跟录音带诵读全文。 (二)研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参照注解自译第一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然后大家推荐一名代表翻译第一自然段。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多媒体显示) ①非兵不利:兵器,名词。②六国互丧:交互、相继。③率赂秦耶:一概,全都,副词。④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①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此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赂”字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②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④学生齐背第一自然段。 (三)研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2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暴霜露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