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李兴海同志今年 39 岁,是宜宾县喜捷镇新联村人,他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 千辛万苦创办了 “九彩虹” 农家乐,通过近几年不断的努力,进而发展为响誉西部的“九彩虹”
生态农业科技园 ; 他不但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而且还是一个充满了爱心、孝心的敬老楷模。他不但获得“全
国劳模”、“全省十大杰出青年” 、“全省优秀农村人才” 、“北京奥运火炬手”等多项殊荣,而且被广大老年人公认为“敬老模范”,并送匾牌,他不仅孝敬父母,而且更重要的是关
爱广大的社会老人。自 XX年以来,他长期资助 40 位贫困老人,每年春节都要给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送去大米、肉食等慰问品,每年重阳节或端午节都要邀请当地的老年人代表近
人到他的农家乐集体过节,一切费用全部承担,还经常向老年群众组织捐赠活动经费,支持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
此外,还长期资助 30 名贫困中小学生, 每期资助金额达 5000
元,还每年向喜捷镇中小学捐资 6000 元,设立奖学金。受
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一、孝敬父母,任劳任怨
李兴海同志从小家境贫寒,读小学时,连很少的学费都
交不起,为了求学,哪怕坐在后排的空位,也认真学习。 13
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却因母亲意外死亡被迫辍
学, 15 岁那年,大哥又不幸触电身亡,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
雪上加霜,成了宜宾县建卡的特困户,从此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了生存,他求师学艺,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劳动的艰辛,自己心爱的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又因大哥身亡,其它兄妹远走出嫁,对照顾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与妻子商量后,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中,由自己来照顾,他用一颗孝心为父亲的晚年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从此,照顾老人的责任一直由李兴海夫妻俩承担。多年来,光是在父亲的饮食上他就下了不少心思,为父亲准备的每日三餐尽量做到顿顿不重样,热菜热饭伺候着,让老人吃得开心舒心,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多让父亲随着性子来,从不惹老人生气。父亲年纪大了,心灵上的孤单寂寞可想而知,有时常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子女的包袱,李兴海就一直让父亲和自己同桌吃饭,这样做一可以消除父亲的疑虑心思,二来可以在饭桌上和老人多交谈,拉些家常里短,让他在亲情的包围下消除孤独。随着自己的经营业务壮大,每月他都给父亲至少 200 元的零花钱,让他自己支配,多做善事。家里的大小事李兴海也会给父亲通气,听听父亲的意见,让做了一辈子“当家人”的父亲心里得到安慰。当有人问他为啥对父
亲这么好时,李兴海说: “人都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 ,老人们为子女操老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照顾他们还不是理所应当的 ?再论,想想自己将来也都有老的一天,现在
不伺候好长辈,将来怎么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对待自己呢 ?”
如今,在李兴海夫妻俩的精心照顾下,老人已 70 有余,头脑清晰,面色红润,逢人就夸: “李二娃两口子对我好啊,对我好得很 ! ”
二、热心公益,奉献显精神
李兴海艰苦创业致了富,不忘回报社会,十分热心为当
地的公益事业办好事、实事。 1999 年玉龙街村街道建设,李
兴海出水泥和资金共计 6000 余元,今年修新联村公路又出
5800 余元。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助老残的传统美德,兴海同志时时践行着这一传统。 1998 年屏山县鸭池有两位老人受抱养子女的虐待,处境十分困难,李兴海知道后,把
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包吃包住,过得挺愉快,过了一段时间,李兴海找其子女帮助教育,启发感动了老人的子女,主动把老人接回了家。李兴海的这些举动,使老年人和残疾
人十分感激,使年青人深受感化教育。 1999 年以来,李兴海
帮扶的方式,一是以购买赠送生产资料的方式帮扶贫困户,
长期为 40 户贫困老人每户每年送 1 包尿素肥,其中 30 户还
送了水稻、玉米良种,至少用去资金 3 万余元,帮助他们发
展生产,使之增产增收。二是帮助当地 20 户贫困老人发展
蔬菜,出钱为他们购买菜种,助他们脱贫致富。
三、孝敬老人,尽献人爱之心
李兴海注重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深刻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兴海说: “虽
然我的母亲早年去世,但我一直遵循古人“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的遗训,应该把别人的老人也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孝
敬。”李兴海身处农村,切身体察农村老年人的现状,由于
相当多的青壮年农民远离故乡务工,有的家庭成了“空巢老
人”,有的不仅要种庄稼、 养畜禽,还要抚育照顾孙辈儿童,
一年四季辛苦劳累,尤其是每到传统的中秋节、重阳节,很
多老年人缺少一种亲情的关爱,享受不到天伦之乐,心灵上
不免产生一些孤独和寂寞感。欲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
李兴海十分理解老年人的心情,关注老年人的疾苦,为了能
使广大老年人能在重阳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