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变换反应基础知识 催化剂组成:CuO:15.3~31.2%,ZnO :32~62.2%, Al2O3 :30~40.5%,少量Cr2O3。 结构:φ5×5的圆柱体;焙烧后堆积密度约为1.4~ 1.6kg/L,比表面积为60~85m2/g。 主要组分:氧化铜 活性组分:铜(铜结晶-铜微晶)----使用前需还原。 催化作用:铜对一氧化碳有吸附作用,对一氧化碳活化 能力比四氧化三铁强。 稳定剂:氧化锌、氧化铝或氧化铬 催化剂还原后,氧化锌晶粒均匀的分布在铜晶 格上。稳定剂的作用:隔离、提高热稳定性。 * 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煤化工方向) 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 二、变换催化剂 目 录 一、 CO水蒸气变换反应原理 变换工段装置 脱硫后原料气的成分 方法 气体成分% CO H2 CO2 N2 CH4 固体燃料气化 28-30 35-39 7-8.2 17-18 0.8-1.3 甲烷转化工艺 12-13 53-58 6-8 21-24 0.2-0.4 合成反应需要H2和N2 H2+N2 NH3 氨合成 合成反应需要(H2-CO2)/(CO+CO2)=2.1 H2+CO CH3OH 甲醇合成 为什么进行变换? 若不脱除CO,在合成氨系统,当温度达300℃时,铁催化剂存在下,能和H2反应生成甲烷和水,造成惰性气体增加,对合成反应不利,其水会使合成催化剂中毒。 变换之后: 将原料气中的CO变成CO2和H2。H2是合成氨需要的原料成份,CO2在后面的脱碳和甲烷化两个工序中除去,作为生产尿素或食品级CO2的原料。 一、CO水蒸气变换反应原理(CO变换反应) (1)气体的净化(脱除CO)。 (2)调整原料气体组分比例。 任务 mol kJ H CO O H CO / 2 . 41 2 2 2 + + + 催化剂 1、可逆 2、放热 3、等体积 4、催化剂参与 反应 特点 衡量一氧化碳变换程度的参数称为一氧化碳变换率,用x表示。即:已变换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的一氧化碳量之比。 平衡变换率:反应达平衡时的变换率,用x*表示。 注:工业生产中实际变换率一般小于平衡变换率。 影响平衡变换率的因素 温度:温度降低,平衡变换率提高。 压力:反应为等体积反应,压力对平衡变换率无影响。 水蒸气与一氧化碳体积比: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氧化碳平衡变换率随提高而增加,其趋势是先快后慢。 二氧化碳量:降低CO2量,有利于提高一氧化碳的变换率。 1.变换率 (1)机理 该反应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共分为七大宏观步骤。其中内扩散及本征动力学步骤为主要控制步骤。 反 应 速 率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在原始组成和催化剂一定时,变换率增大、最佳温度下降。实际操作中应尽量使操作温度接近于最佳温度。 压力:当气体组成和温度一定时,反应速率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水蒸气与一氧化碳体积比:当H2O/CO比值低于4时,提高其比值,反应速率增长较快;大于4后,反应速率增长不明显。 内扩散的影响:在相同压力下,温度升高,内表面利用率降低;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小颗粒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率高;同一尺寸催化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内表面利用率随压力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影响反 应 速 率的因素 2、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变换催化剂分类 按组成分类 中温变换 低温变换 耐硫低变 铁铬系 (3%) 铜锌系 (0.3%) 钴钼系 (1.5%) 按反应温度分类 二、变换催化剂 铁的氧化物 (80-90%) 三氧化二铬 (7-11%) 氧化钾 (0.2-0.4%) 稳定剂,分散在Fe3O4晶粒之间,提高Fe3O4的比表面积 主活性组分,还原成Fe3O4后具有活性 助催化剂,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铁铬系催化剂 MgO Al2O3 提高耐热和耐硫性能 1、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 催化剂原始状态为氧化态Fe2O3, 必须首先还原为活性态Fe3O4 催化剂还原 反应: Fe2O3+H2=2Fe3O4+H2O(g) Fe2O3+CO=2Fe3O4+CO2 注意: 耗1%H2温升1.5℃, 耗1% CO温升7℃。 还原 还原与钝化 钝化 反应设备中具有活性的催 化剂需要卸出时,通入含微 量氧的惰性气体或其他气体( 如水蒸气),使其生成氧化膜 ,卸出时能安全和空气接触 而不致剧烈燃烧。 常见的毒物是硫的化合物 Fe3O4十3H2S十H2=3FeS十4H2O 硫化物含量越多,催化剂 活性降低越大。 催化剂中毒 铁-铬系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