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国际制度中国贡献.docxVIP

“一带一路”与国际制度中国贡献.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与国际制度的中国贡献     ①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289、293页。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②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正式成立。2015年,成立了包括广东、天津、福建在内的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此后自贸区还会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③参见黄益平《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下的“一带一路”》,载《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1期;林民旺《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5期;张蕴岭《聚焦一带一路大战略》,载《大陆桥视野》2014年第8期,等等。   收稿日期:2016-06-10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重大课题培育项目“中国特色国际法治理论体系研究”(2015ZDPY07)   作者简介:何志鹏(1970—),男,吉林大学法学院、公共外交学院,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国际法研究。   中国政府2013年开始构想、2014年进入论证、2015年全面投入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①是中国新世纪改革开放大棋局中的关键环节,不仅在经济上意味着大量的商品、技术和服务贸易的契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契机和直接与间接投资的契机,而且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方向上展开了新的探索,试图将国际法治的程序和实体带上一条均衡和公正之路。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而言,这一规划是1978年提出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延续和深化,与中国国内的单边自贸区相互呼应,②形成了中国对外发展的联动格局。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而言,这一举措意味着中国在以周边的自贸区为重点,努力在国际社会的发展格局中提出自己的倡议,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话语。   “一带一路”构想形成以后,很多学者给予关注并展开研究,涉及中国的周边外交方式与策略、③一带一路构想与相关制度的联系等问题。除了这些领域之外,作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格局发展的框架与思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还必然包括:通过“一带一路”的促动与推进,中国在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中,制度上将有什么贡献?或者如果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贡献,是否可能有贡献?如何才能做出贡献?具体是何种贡献?本文拟对中国为全球治理可能做出贡献的挑战与可能、方向与路径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中国提供国际制度贡献的压力   虽然古代中国曾经是东亚文明的领袖,在东亚国家之间也形成了以文化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和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经济贸易格局,但是历史上的中国在国际制度引领方面并没有建立任何里程碑式的规范或范式,在制度发展方面也没有奠定基础、积累经验。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的内生动力不足,可以利用的内生资源也极为有限。   与此同时,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很多国际制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留给我们的创新空间似乎也不大。其中,既有全球性制度的设计与构建,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也有区域性制度的构建,如欧洲联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南亚国家同盟(ASEAN);2015年11月,东盟领导人在第二十七届峰会上宣布将建成以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为基础的东盟共同体,同时通过了愿景文件《东盟2025:携手前行》,为东盟未来10年的发展指明方向。12月31日,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发布声明,东盟共同体当天正式成立。有发展程度类似的国家的制度性构建,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有发展程度不同的跨区域国家之间的制度构建,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特别是在以美国为首确立的TPP体系公布之后,有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中国在全球治理、国际法之中所能做出的贡献不多。当然,这种观点有其存在的基础,因为在制度的成熟程度、技术完善程度、经验丰富程度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就不可能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在未来的国际制度建构与演进的格局中有所贡献呢?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简单。虽然在全球治理模式上中国并没有经验可言,在全球治理的格局上中国的主导也极为有限,但是,如果说技术上有“后发优势”的话,那么在制度上也同样蕴藏着“后发优势”的机会与可能。中国对于全球治理的制度影响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