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牵引供电系统培训课件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技术 牵引网供电方式的比较 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分析 AT供电方式分析 牵引网供电方式比较 目前单相工频25kV牵引网供电方式主要有: 1、直接供电方式(TR) 2、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 3、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TRNF) 4、AT(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TR) 牵引电流通过电力机车后直接从钢轨或大地返回牵引变电所。 结构简单,投资最少,维护费用低。 在负荷电流较大的情况下,钢轨电位高;对弱电系统的电磁干扰较大 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 在接触网和回流线中串接吸流变压器,让牵引电流通过电力机车后从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 电磁兼容性能好,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钢轨电位低 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 接触网中串接吸流变压器,牵引网阻抗增大,供电臂压降增大,牵引变电所的供电距离缩短 使一个供电臂的接触导线分成很多段,大大影响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列车速度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TRNF) 牵引电流通过电力机车后部分从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部分从钢轨地返回。 兼有直接供电方式结构简单,投资和维修量小、供电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对直接供电方式,钢轨电位和对通信线路的干扰有所改善。钢轨电位降低;牵引网阻抗降低,供电距离增长;对弱电系统的电磁干扰减小 相对BT方式,结构简单,投资少,维护费用低;牵引网阻抗减小,供电距离增长 AT(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 牵引电流通过电力机车后从正馈线返回。 供电电压提高,更能适应大功率负荷的供电,功率输送能力强,供电距离远,可减少牵引变电所数量,减少电分相数目,机车通过分相中性段短时失电产生的速度和功率损失得到降低;有效降低对通讯线路的干扰; 。 AT供电方式接触网结构复杂,供变电设施较多,运营维护难度较大 牵引网供电方式的比较 ① 2×25kV系统,供电电压比直供方式高一倍,电压损失降为1/4,牵引网单位阻抗约为直供方式的1/4(实际略高),电能损失小,显示了良好的供电特性; ② 牵引变电所的间距大,易选址,减少了外部电源的工程数量和投资; ③ 减少了电分相数量,有利于列车的高速运行; ④牵引网回路是平衡回路,防干扰效果,可改善电磁环境,并减少防干扰费用; 1) AT供电方式特点 牵引网供电方式的比较 ⑤ 牵引网系统需设正馈线,较一般直供方式复杂,但在重负荷区段不必设加强导线,可与直供方式相当;变电系统较直供方式减少了牵引变电所的数量,但需设AT所,一般AT间距为10 ~ 20 km ,开关设备需用双极; ⑥牵引网结构复杂,导线数量多,对跨线建筑物和隧道净空要求高,投资较大,保护和维护难度较大 1) AT供电方式特点 ① 1×25kV系统,变电设施较为简单,接触网在一般情况下(重负荷除外)也比较简单,但在接触网使用加强导线的情况下,牵引网结构已与AT供电方式相当; ③ 在牵引网的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方面较AT供电方式为大; ②牵引变电所的间距较小,增加了电分相数量,外部电源的工程数量和投资较大; 牵引网供电方式的比较 2)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牵引网供电方式的比较 ④ 牵引网回路不完全是平衡回路,防干扰性能较差,需增加防干扰费用; ⑥ 供电回路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和维修量低; ⑤ 适用于防干扰问题不突出和外部电源投资相对较小的区段及运输繁忙干线、重载和高速线。 2)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技术上AT和带回流线直供方式均能满足300km/h及以上高速牵引。两者相比,AT供电方式更能适应大功率负荷的供电,同时电分相数目减少。但AT供电方式接触网结构复杂,供变电设施较多,运营维护难度较大。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方式应采用AT供电方式或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系统 长回路 短回路 单线AT网络 长回路 短回路 电流分配关系 单线长回路中的电流分配 结论:单线AT长回路C、F中的电流分别为机车电流的一半 单线短回路中的电流分配 结论:单线短回路的AT段内,机车电流在前后轨道中产生的分量按距离反比例分配 。(假设条件:视接触网,正馈线关于钢轨对称布置,而且接触网,正馈线自阻抗相当) 复线末端并联AT供电系统 55 kV AC C F T C F T 复线末端并联AT网络 电流分配关系 分析中假设: 短回路电流分配关系 结论:复线短回路的AT段内,机车电流在前后轨道中产生的分量按距离反比例分配 。(假设条件:视接触网,正馈线关于钢轨对称布置,而且接触网,正馈线自阻抗相当) 长回路电流分配关系 左侧回路电压降 == 右侧回路电压降 假设条件:视接触网,正馈线关于钢轨对称布置,而且接触网,正馈线自阻抗相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海大学鞠平:人工智能与智能电网的若干思考.pdf
- 河南鹤壁:农村天然气取暖行不通,大力推广热泵热风机.pdf
- 湖南大学 罗安:多类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网面临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讨.pdf
- 华北电力大学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交易组织与交易模式解析.pdf
- 华北电力大学 牛玉广:火力发电灵活运行与新能源消纳.pdf
- 华北电力大学 王增平: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功能及构成模式.pdf
- 华北电力大学 赵振兵:电力视觉研究进展.pdf
- 华北电力大学曾鸣教授解读:综合能源服务与泛在电力物联网.pdf
- 华北电力大学城市能源变革与泛在电力物联网报告.pdf
- 华北电力大学郭春义: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动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