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整脊学
治疗操作规范研究
; 中国传统整脊学,是以天人相应的生化观、整体观、系统论研究脊柱的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并用的手法为主,辅以器具,针灸,辩证内外用药,整顿调理脊柱创伤劳损所致病变,使之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学科。 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记载“按脊法”,时确指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素问·气府论》“数脊椎夹脊,疾按之,应手而痛”。; 公元9世纪蔺道人在〈理伤续断方〉中提出“整理补接”治疗骨伤的方法,14世纪危亦林介绍“整顿骨节”“使自归窠”。到清代,〈医宗金鉴〉和〈正骨范〉总结了系列的包括牵引、旋转、悬吊、侧扳、屈曲,过伸、整盆和推拿按摩等八大整脊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整脊学。 ; 现代中国整脊学,是继承中国传统整脊医学的理论经验,并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提高;是运用脊柱机能解剖学和运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是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以整脊手法、骨空针灸调压法和内外用药为主的八大疗法,对脊柱骨关节错位并发脊髓、脊神经、椎动脉损伤以及脊源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 因此,中国整脊学与传统的脊柱推拿有别,与美国整脊学不同,是一个既古老的、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并正向科学化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 牵引法、悬吊法、旋转法、斜扳法、过伸法、 屈曲法、整盆法和按摩推拿手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整脊主要手法[1]。笔者根据近20年来国内应用情况,结合脊柱圆筒枢纽学说[2],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3] 和椎体板块移动椎曲论以及临床体会,提出八大传统整脊法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供同道指正。 ;胡廷光“牵头踏肩法”,仿《 伤科汇纂》;李仲南兜颈坐罂法(引自《骨继疗重宝记》) ; 危氏悬吊复位法(A)引自《中国骨科技术史》 ;危氏悬吊复位法(B)引自《中国骨科技术史》;攀索叠砖法 ,引自《医宗金鉴》;以旋头颅为主的颈部旋转复位法(据《中国骨科技术史》) ;以旋胸为主的胸腰旋转法(据《中国骨科技术史》) ;骑龙法:子法;斜扳法(A),引自《中国骨科技术史》;斜扳法 (B);李仲南“攀门拽伸法” ,引自《现代中医骨科学》;A; 《伤科汇纂》腹部枕缸法;《现代中医骨科学》屈曲练功法;整盆法: A、按压 ;整盆法: B、侧扳 ;;整盆法: D、单侧下肢牵引
A、B、C、D引自《骨继疗重宝记》;牵引整盆法(A) ;牵引整盆法(B) ;1.牵引法:(三种方式) ;禁忌症:
① 诊断不明确者;
② 禁用暴发性用力;
③ 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牵引后疼痛加重者;
④ 并心脏病和哮喘、甲亢患者;
⑤ 孕妇忌用骨盆牵引。; (2)坐位颈椎牵引法:
适应症:颈椎骨折脱位或颈椎椎间盘突出症、钩椎关节紊乱症。
注意事项:
① 牵引不宜超5Kg(骨折脱位例外);
② 密切注意病人自我感觉。
禁忌症:
① 不明确诊断者;
② 寰枢关节错缝或颈椎病头晕为主诉者;
③ 合并心脏病、高血压、哮喘及甲亢患者;
④ 坐位牵引下慎用手法整骨;
⑤儿童及老年人禁用(骨折脱位例外)。; (3)手法牵引:指医者用手牵引双下肢以牵引胸腰椎,牵引头颅以牵引颈椎。
适应症:颈、腰椎小关节紊乱,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禁忌症:
①不明确诊断者;
②腰僵者慎用;
③手法牵引下慎用旋转、过伸或加压手法;
④儿童和老人慎用(骨折脱位例外);
⑤有下肢骨关节疾患者禁用;
⑥颈腰椎手术后或有陈旧性骨折脱位者慎用;
⑦孕妇禁用。;牵引法适应症选择不当并发的医疗意外:
(1)仰卧位颈椎牵引颈后加垫致四肢水肿1例 [4]。
(2)椅式颈部牵引器牵引角度前倾15o,牵引重量为 5Kg,牵引 2 分钟后致休克1例[5]。
(3)75岁老年人坐位超重牵引引起慢性青光眼急性发作1例 [6]。
(4)卧位水平骨盆机械牵引致胸椎小关节错位32例 [7]。
(5)四头带坐位牵引,因四头带过紧超重牵引致喉上神经损伤1例 [8]。 ; (6)拉压疗法(指拉双下肢、压腰椎法,下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力过大,致以双下肢全瘫,二便失禁为主要表现的马尾神经损伤1例,以左下肢无力,左下肢自主运动功能丧失,触痛觉减退,肌力III级,膝、踝反射未引出为主要表现的骶丛神经损伤1例,以右下肢无力,自踝以下活动功能丧失,自膝以下外侧痛觉明显减退,足背伸功能丧失,足呈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腓总神经损伤1例 [14]。 ; (7)行拉压疗法后因患者控制饮食,少食少饮造成血液相对浓缩,导致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14]。
(8)老年男性55岁,行拉压疗法致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 [14]。
(9)暴力拉压治疗腰椎间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