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第四课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辩论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辩论中准确抓住对方要害进行反驳。在阅读和听课文“辩论”的基础上,简要复述反方一辩第2、3、4自然段内容。 2.学会在辩论中增强陈述自身观点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3.积极表达观点,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特别掌握反方一辩在辩论过程中运用论据来支撑己方论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在辩论中准确抓住对方要害进行反驳。在阅读和听课文“辩论”的基础上,简要复述反方一辩第2、3、4自然段内容。 2.学会在辩论中增强陈述自身观点的逻辑性和准确性。特别掌握反方一辩在辩论过程中运用论据来支撑己方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辩论过程中,学会如何阐述自己的内容,如何抓住要害反击对方,如何应对对方的攻辩,从而提高自己论说观点的严密性、逻辑性、可信性,提高自己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培养自己风趣幽默的辩才。 1.熟读课文,找出文中应对对方攻辩的语句,掌握辩论技巧。 2.认真阅读并理解课文前“背景知识”和“重点聚焦”内容。 一、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 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教会就疯狂地攻击他,双方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辩论。赫胥黎是达尔文的朋友,他是英国思想锐敏,很会演说的博物学家。每次辩论,他都站在第一线,以滔滔雄辩,把宗教头目的什么“上帝创造人类”等等谬论,批驳得体无完肤。教会仇恨赫胥黎,甚至骂他是“达尔文的斗犬”。在辩论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从此人们都认识到一个真理: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生物进化而来的。辩论往往能使人们逐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大家一条心,去完成共同的伟大事业。 了解辩题 ?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荀孟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的思想的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孔孟荀三人所以能并列为早期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孟荀三人在思想和方法论上的一致。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荀子的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的思想: 主张“仁政”,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 主张“性恶论”,提倡学习来改变“性恶”; 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要“积善成德”,要不断学习以成为君子。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原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义”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荀子的仁义虽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同样归结为儒家“仁政”理想和“求”与“学”的实践原则,在此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孟子和荀子既然一致,为什么会有一人主张性善、一人主张性恶?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导数常用公式及练习题(必威体育精装版最全) .pdf
- DB32_T 3706-2019 住宅装饰装修质量规范(江苏省).pdf
- 冰雪运动知识竞赛100题(含答案).pdf VIP
- 姓氏笔画排序表.pdf VIP
- 苗木成活率保证措施.pdf VIP
- (正式版)D-Z-T 0452.2-2023 稀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铝、铁、钙、镁、钾、钠、钛、锰、磷及15个稀土元素含量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docx VIP
- 《国家公务员制度》(舒放)第4章.pptx VIP
- 中产车市洞察报告(2024版)-2024-07-市场解读.docx VIP
- 分布式光伏屋顶调查表.pdf VIP
- 优秀获奖感言.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