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环境对传染病 第四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环境对传染病的影响 Environment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本章概要 人类自从进入文明史并形成社会以来就有了对疫病的记载,并认为它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形成较大规模的聚居而发生的,并因族群迁徙、商贸往来、征战侵掠而传播的。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动物。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依赖于这三个基本环节的连接和延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 而这三个环节的相互连接和作用往往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甚至决定着传染病发生、发展与转归。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传染病出现了一系列流行变化 一些过去已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霍乱、结核、疟疾等; 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在全球蔓延开来。 在我国,非典、结核、以及禽流感等动物疫源性疫情警报连续不断。 2009年,世界范围内的H1N1大流行。 种种事例表明,环境因素在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 环境对传染病的影响Environment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一、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病原微生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及其传播 三、气候变化对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四、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在土壤、水及空气中广泛分布,种类繁多,相互影响,构成了一定的微生物区系,也是传染病发生的首要条件——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传染病的发生,常常是自然环境因素导致微生物区系改变所引起,这些因素包括气候、季节和地理因素等。自然因素通过作用于传染源(感染或携带病原体的动物或人)、传播媒介(蚊子及土壤等)和易感动物(没有抵抗力或抵抗力低下的动物)而影响传染病的流行。 一、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 1.土壤 土壤具备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水分、气体环境、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并能防止日光直射的作用,是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故有微生物天然培养箱之称。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藻类和噬菌体等。各种微生物的含量变化很大,但以细菌为最多,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放线菌的数量仅次于细菌,占总数的5%~30%;真菌的数量仅次于放线菌,螺旋体、藻类和噬菌体较少。 一、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 2.水 在各种水域中都生存着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水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天然培养基。水中的微生物主要为腐生型细菌,其次还有真菌、螺旋体、噬菌体、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此外,还有很多非水生性的微生物,常随着土壤、动物的排泄物、动植物的残体、垃圾、污水和雨水等而汇集于水中。 在自然界中,水源虽不断受到污染,但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不断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日光照射的杀菌作用、水中原生生物的吞噬作用、水中悬浮颗粒黏附细菌发生沉淀、清洁支流的冲淡以及水中其他理化因素的作用,可使水中的微生物大量地减少,使水逐渐净化变清。如果水体中有机物超过了水的自净作用,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水体也就会变成传染病发生的温床。 一、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 3.空气 空气中不含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含有直射日光的杀菌作用,因此不是微生物良好的生存场所。但是人和动植物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通过飞沫或尘埃等散布于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 二、病原微生物进入环境的传播途径 1.土壤 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随动植物残体、人畜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一起进入土壤的。一些人和动物的病原菌与其他病原微生物,在条件适宜时以土壤为媒介,引起人和动物的传染病的发生,即为土壤传播。 二、病原微生物进入环境的传播途径 2.水 病原微生物可随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尸体以及医院、兽医院、屠宰场、皮毛加工场等排出的污水和垃圾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而进入环境中。污染的水源通过大小河流广泛传播,或透过土壤侵入地下水,人和动物某些传染病常常由污染的饮水引起并传播。 如许多肠道传染病往往顺着河流或供水系统迅速蔓延。 二、病原微生物进入环境的传播途径 3.空气 空气中一般没有病原微生物存在,但在医院、兽医院以及畜禽厩舍附近的空气中,常悬浮有病原微生物气溶胶,健康人或动物往往因吸入而感染。如结核、非典、腮腺炎、白喉、流感、普通感冒、麻疹等。 三、气候变化对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病原体存活的影响 微生物可以根据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分为嗜冷、兼性嗜冷、嗜温、嗜热和超嗜热等五种不同的类型。 在阳光充足的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