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高温作业→大量水分经汗蒸发→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量减少; ◆如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浓缩→肾脏负担增加→肾功能不全。 泌尿系统 * 是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一般数周后产生热适应。 ◆体温调节能力增强 从事同等强度体力劳动,机体产热减少,出汗量增加,汗液蒸发率提高 ◆出汗量增加(30-100%),汗中无机盐减少1/10,皮肤和中心温度先后降低; ◆心血管紧张性下降,心率明显下降,血压稳定。 ◆醛固酮分泌增加,肾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增强。 ◆合成热休克蛋白(hert shock proteins,HSP):尤其是HSP27和HSP70可以保护机体免受一定范围高温致死性损伤。 热适应 热适应者对热的耐受性强,提高了劳动效率,脱离热环境后热适应消失(脱适应) * 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中暑 * 中暑致病因素 主要致病因素: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 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 诱因:过度疲劳 睡眠不足 体弱 肥胖 尚未产生热适应 劳动状况 劳动举例 散热量(千焦耳/小时) 未劳动 静坐 376.74 中等劳动 机械车工 1130.22 剧烈劳动 短距离赛跑 3139.5-4286 * 中暑按发病机理可分为三种类型 热射病(heat stroke, 包括日射病sun stroke) 热痉挛(heat cramp)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中暑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 包括日射病(sun stroke) 是最严重的一类中暑。 ◆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 ◆临床特点: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系统症状。 热射病(heat stroke) 最严重的一种中暑,尽管迅速救治,仍有20-40%的病人死亡。 * ◆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 ◆多发生在干热型高温作业 ◆临床特点: 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痉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为多见 患者神志清醒 体温多正常。 热痉挛(heat cramp) *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不能足以有效代偿,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 ◆临床特点: 起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皮肤湿冷、面色苍白、 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 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 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 中暑的诊断 ◆轻症中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 A)头晕、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B)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 C)肛温升高达38.5℃以上。 ◆重症中暑:凡出现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者。 * 轻症中暑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休息; 给予含盐饮料; 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中暑的治疗 * 重症中暑 ◆ 热射病 迅速采取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的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 热痉挛 及时口服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 热衰竭 平卧,移至通风阴凉处;口服清凉饮料;对症处理。 * 热致疾病的预防 高温卫生标准 防暑降温措施 * 高温卫生标准 湿黑球温度(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WBGT) 是湿球、黑球和干球温度的加权平均值,也是综合性热负荷指数。 室外: 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 室内: 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3 考虑了气象因素的影响,但没有考虑人体的代谢产热、衣着、身高等。 高温作业卫生标准是以WBGT制定的,在该WBGT环境条件下劳动,中心体温不会超过38℃ * WBGT指数仪 黑球湿球温湿度计 * 考虑了热负荷、劳动强度及劳动时间。 在该高温环境下劳动,约90%的工人其中心体温不会超过38℃ 接触时间率 体力劳动强度 Ⅰ Ⅱ Ⅲ Ⅳ 100% 30 28 26 25 75% 31 29 28 26 50% 32 30 29 28 25% 33 32 31 30 注: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WBGT限值增加1℃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 技术措施 保健措施 组织措施 防暑降温措施 * 合理的工艺流程 隔热 通风降温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