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明代心学及其平民化儒学的社会思想.pptVIP

第二十章 明代心学及其平民化儒学的社会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 明代心学及其平民化 儒学的社会思想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一门学术作为官方学术被确立为正统的时候,它就开始走向僵化了。两汉时期的今文经学如此,明代的朱子理学也是同样。 第一节 王守仁的社会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子,学者称“阳明先生”,明代浙江余姚人。《明史》卷一九五有传。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聪明好学,少年得志。 一、论理想社会模式    王守仁是超越朱熹的人物,他胸襟格局、思想学说超越前人,因而提出了新的理想社会模式。这种社会设计之美好,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士林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 二、论“致良知”与思想控制 ? 其一,良知是一种能力。 其二,良知的内容是“天理”和道。 其三,良知是社会规范的内化。 其四,良知是不分圣愚,人人共有的。 其五,致良知的途径在于“格物”。 三、论欲望与个人修养    在欲望问题上,王守仁与朱熹的观点是一致的,其核心在于“存天理,灭人欲”,并把所有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言行都界定为“人欲”,而且认为人欲是造成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是必须要清除的东西。 四、社会组织与社区管理思想   王守仁从政多年,并亲手镇压过数次农民起义,深知社会基层组织管理与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 王艮的社会思想 王艮(1483-1541),泰州府安丰场人,本名王银,王守仁为他取字汝止,号心斋,出身煮盐的灶户,曾做过私盐贩子,在自学儒学之后,进而跟随王守仁学习,晚年创立泰州学派,一生经历可谓曲折复杂。 一、平民化的儒学路向 侯外庐等认为,泰州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古代儒家的传统和王守仁的‘良知’说,而在实际内容上又对正宗儒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多少反映了平民的要求和特点”。这是一个符合儒学历史发展走向的判断。 二、王艮的淮南格物思想 ? 1.相对社会而言,个人具有优先性。 2.提倡社会责任,凸现文化传统。 3.改造现有社会,以保障个人权利 第三节 何心隐的社会思想 何心隐(1517—1579年),本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明代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他早年就做生员,三十岁时(1546年)赴郡试,中第一名。在学习了王守仁的弟子,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的学说以后,便抛弃了科举的道路,从颜山农学习。 一、社会规范思想 何心隐的社会规范思想出于他对人的属性的认识。他认为,作为人,一方面是自然的人,一方面则是社会的人。作为自然的人,就是人生之初即有人类的体貌特征,有语言。但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 二、欲望论    何心隐反对道学家们把人欲看成罪恶的观点,肯定人们的“声色、臭味、安逸”等物质欲望应适当地予以满足。 三、论社会交往与社会组织    何心隐关于社会组织的思想,也与其社会规范思想及欲望思想一样独具特色。他虽也推崇《大学》、《中庸》的理论,但在社会组织方面,抛开儒家及理学家们亲亲尊尊的格局,而把朋友关系及师徒关系作为社会组织关系中最重要的纽带。 四、理想社会构想与实验    何心隐不但是一位充满了美好幻想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社会实验家。在其理想社会构想的基础上,他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聚和堂”,进行了他的理想社会的实验。 第四节 李贽的社会思想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明代泉州晋江人,其传附于《明史》卷二二一《耿定向传》之后。 一、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李贽自称为“异端”,以区别于那些没有见识的鄙儒、无有真才实学的俗儒和未死而臭的迂儒。仅从这一点,就反映出李贽对于当时被奉为“正统”的思想与学术之虚伪性和欺骗性的极大不满,表现出他反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强烈态度。 二、理想社会构想    李贽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一反传统儒家的思想路向,体现出其“异端”精神。他的社会理想的出发点,是“百姓日用之迩言。”他认为这是最要紧,也是最难的事。 三、论社会平等与社会交往    李贽基于对儒家传统和道学家的批判,以及理想社会的构想,在面对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问题时,也提出了颇具“异端”精神的观点。 四、论欲望    李贽的欲望论,基于他所谓的“百姓日用之迩言。”其欲望的内容,则一反宋明道学家的思想理论,充分表现出其“异端”精神。 * * *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