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涂尔干与社会学主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讲 涂尔干与社会学主义 第十二讲 涂尔干与社会学主义 虽然我们不能说他解决了自己提出的所有问题,但是没有他广度的知识恩泽,社会学到今天一定还是贫瘠不堪;确实,可以断定,他的影响超过了社会学历史上任何一个单个的个人。 G·米切尔:《社会学一百年》 通过提供社会学结构和功能分析的基本原则,通过对社会研究中的心理学方法的恰如其分的批评,通过引进失范、社会整合和有机团结这些关键概念,涂尔干对社会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只有他的同代人德国的韦伯能够与他相媲美。 刘易斯·科塞 第十二讲 涂尔干与社会学主义 一、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及其来源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三、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 四、社会团结的威胁:自杀 五、宗教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六、涂尔干与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 七、涂尔干的幽灵:身后的影响 涂尔干的主要著作 1)?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杜尔凯姆:《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一、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及其来源 1、社会学主义的含义 它是与一套社会学方法相关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些方法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去调查和解释社会事实; 它是一种哲学信条。认为有权对那些不能归纳为社会学的问题作出自己的陈述。 2、社会学主义的特征 秉承社会学的自然主义(承认社会事实和自然现象的相似性) 强调社会现实的特性(社会事实是自然现象的一个特殊类别) 认为社会学是自主的和自我满足的学科 认为社会学是一门根本的社会科学(所有的与社会现实有关的学科都应该从属于社会学→“社会学的帝国主义”) 力求克服进化论的观点(关注的问题不是社会发展,而是社会事实、社会类型之间的关系) 3、涂尔干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1、犹太家庭背景与宗教在成长的影响 2、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影响:两位老师(菲斯泰尔德·库郎热、爱弥尔·布鲁特) 3、德国进修对其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威廉·冯特的影响;滕尼斯的理论启发(社区与社会相区别→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 4、波尔多大学的15年辉煌:第一位社会学教授;重要著作的出版(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自杀论》(1897)等);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立(创办《社会学年鉴》(1898)) 5、巴黎大学索邦学院的15 年:对社会学的贡献 6、涂尔干的思想来源 法国启蒙主义传统:孟德斯鸠、卢梭、孔德、托克维尔 同时代的老师、同事、对手(塔德)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1、什么是社会事实? 它由外在于个人但又具有控制个人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它与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不同,是“社会的” 社会事实的类型 物质性社会事实:社会;社会的构成部分(如政党、教会、行会等);社会的形态成分(如人口密度、交通设施等) 非物质性社会事实:道德;集体意识;集体表象;社会潮流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2、社会事实的特性 社会事实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客观的; 社会事实具有强制性的力量; 社会事实普遍地或者广泛地存在于一个社会之中。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3、社会事实的研究方法 社会事实只能用社会事实来研究(不能用个人意识来解释,是非还原的) 社会现象的起源和它的功能不同(历史分析和功能分析) 假设-推测-检验 比较的方法 三、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 1、社会分工:社会日渐增长的复杂性与专职业门化 社会分工的原因:人口密度的增加与竞争的加剧 社会分工的后果:为个人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隙,削弱了集体意识; 造成了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 职业道德:职业内部的集体意识 2、社会失范:团结的解体 失范:社会道德规范的断裂与缺席 反常分工对社会团结的破坏 社会分工速度过快,削弱了旧的社会联结,没有建立起新的社会联系 强制性分工 非人化的分工 有机团结面临的威胁:社会整体层次的首先规范的礼节作用减弱;极端的个人主义对个性的不适应的夸大。 社会分工所导致的结构变化与道德变化不同步 社会危机本质上是道德危机。 3、社会团结:社会焦点与理论主题 关于社会团结的论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孔德的国家强力说;斯宾塞的自由竞争论 “集体意识”即人们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是社会团结的关键 4、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低度的分工 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 约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低度的个性 特殊的规范性模式上的一致是重要的 社区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较低的相互依赖 原始的或乡村的 高度的分工 微弱的集体意识 复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高度的个性 抽象的一般的价值上的一致是重要的 专门化的社会机构对越轨者进行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