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埃博拉出血热强化培训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意:人感染出血热病毒后,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 * 病例血液当中病毒载量最高。病例痊愈后70天后,其精液中仍能检出病毒;感染者的尸体传染性非常强。不会通过日常食物、饮水传播 * * 防护服的规范穿脱,尸体使用密封防渗漏的双层包裹并及时火化;院内感染,医疗废物的处理等 * 极度的乏力 * 尼日利亚已经排除,标红为疫区 * 10月21日对北京市两家三级医院的暗访中发现,专业二级防护不规范,还是存在感染的风险;患者不主动提供流行病学史,医生未主动提问;疫区名单、病例定义未实时更新,或培训效果不好。诊室当中准备手消夜,随时消毒 * 浸泡、清洗、消毒 * 可在清洁区完成 * * 埃博拉出血热强化培训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 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 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EBV属于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 CHINESE CEN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埃博拉病毒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有五个亚型 扎伊尔亚型(Zaire ebolavirus, EBOV) 对人致病性最强,暴发 苏丹亚型(Sudan ebolavirus, SUDV) 对人致病性其次,暴发 本迪布焦(Bundibugyo)亚型(Bundibugyo ebolavirus, BDBV) 对人致病性更次,暴发 科特迪瓦亚型(C?te dIvoire ebolavirus, TAFV) 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 莱斯顿亚型(Reston ebolavirus, RESTV) 尚未见人感染有发病者(在西太区发现可感染人,无症状感染者,无死亡) 不同年份分离的同一亚型差异小于1.6%,不同亚型差异达40% 埃博拉病毒理化特性 埃博拉病毒理化特性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可为本病传染源。 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已知黑猩猩可以作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但多数暴发无法查出病人从何处感染,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病人或动物的血液、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各种体液、器官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 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形式 家庭内感染 护理 葬礼 院内感染 治疗、护理 不安全注射 潜伏期 ?潜伏期:2-21天 ?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具有传染性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流行病学特征 易感性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 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 不同性别间无发病差异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 高风险人群 密切接触患者而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从事病原学检测而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照顾患者而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及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亲朋好友、 参加患者葬礼直接接触尸体或在尸体处理中接触尸体的人、 接触过热带雨林等自然界携带病毒或发病的动物或动物尸体的人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非重病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 (一)初期 典型病例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 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 (二)极期 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少数患者出血严重,多为病程后期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病程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 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 90%的死亡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