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4T 1010-2009 双季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pdf

DB 34T 1010-2009 双季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 1010—2009 双季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 2009-08-19 发布 2009-08-19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010—2009 前 言 安徽省是我国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稻生产一直受到沿江江南地区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 政策对农业生产的调控,稻谷收购价格的提高,双季稻生产面积又在逐年扩大。为了规范双季稻高产高 效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收潜力,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编写格式按 GB/T 1.1-2000 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周前、吴文革、夏加发、杨惠成、李泽福、孔令娟、郑乐娅。 本标准首次发布。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DB34/T 1010—2009 双季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双季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指标,包括品种(组合)选用、产量结构、 群体质量指标、壮秧指标、育秧技术、移栽密度、施肥、灌水、病虫草防治及收获等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双季稻区早、晚稻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17891 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NY 5116 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NY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 土地平整,独立灌排;土壤基础肥力达到中等以上;环境质量符合 NY 5116 的规定。 4 组合选用 选用通过国家或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组合),早稻生育期 100 d~ 110 d,如早籼 788、早籼 15、株两优 819、陆两优 996 等; 双晚生育期 120 d ~ 130 d.。如皖稻 199、丰源优299、武运粳 7 号、晚粳 9707 等。 5 产量结构与质量指标 5.1 产量结构 2 2 早稻每 667 m 产量 550 ~ 600 kg。每 667m 有效穗 25 万~ 28 万,每穗总粒数 110 粒 ~ 140 粒,结实率 80 % 以上,千粒重 25 ~ 28 g。 双晚每 667 m2 2 产量 550 ~ 600 kg。每 667m 有效穗 23 万~ 26 万,每穗总粒数 100 粒~ 150 粒,结实率 85 % 以上,千粒重 28 ~ 30 g。 5.2 质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