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 ?-内酰胺酶抑制剂:是能与?-内酰胺酶较紧密结合使酶不与?-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因而可保持抗生素活性的一类新的?-内酰胺药物。他们本身没有或只有微弱的抗菌作用(如舒巴坦),主要与其他抗生素组成联合制剂,发挥抑酶、保护、增效作用。 目前在临床制成复方制剂(舒巴坦钠有单独的注射针剂)的主要有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三唑巴坦。 。 此后,无数抗菌素被相继发现或人工合成,目前中国有1844种抗生素注册在案,包含43301个品规。 。 日本的医学专家在一名儿童的皮肤上分离出可抗所有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超级细菌”毒性强,能够通过伤口、褥疮甚至皮肤接触感染从而导致死亡。 一般耐药金葡菌菌株的唯一克星是超级抗生素— —“万古霉素”,但是该药对这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却束手无策。有专家称,现在能耐所有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在至少8个国家独立的分离出来,其中包括中国。 WHO警告:滥用抗菌药将使人类回到无抗菌药的年代!! 。 临床抗感染治疗现状 预防性用药失控(特别是外科系统与门诊) 社区获得性感染滥用抗生素特别是大环内酯类、三代头孢类;病毒感染预防性抗菌过度;或升阶梯、或盲目频繁更换治疗方案。 静脉用药比例过高(直到出院),极少序贯治疗。 缺乏本地药敏资料和经验性方案,新理念、新进展、新指南应用延迟。 。 抗生素 细 菌 人 体 RESISTANCE PHARMACODYNAMICS INFECTION IMMUNITY SIDE EFFECTS PHARMACOKINETICS 抗生素、细菌、人体 。 抗生素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 药物 感染部位浓度 对细菌MIC 结果 微生物学 抗菌机制 抗菌谱 药代动力学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给药方案 药效学 时间/浓度依赖型 杀菌剂/抑菌剂 组织渗透 抗菌时效 临床效果 细菌清除 患者依从性 耐受性 耐药产生 。 抗生素的分类 从广义上可分为十大类: (1) ?-内酰胺类 是指分子中含有?-内酰胺环的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均属此类。此外还包括非典型(新型)?-内酰胺类等5小类,即碳青烯类、头霉素类、单环类、拉氧头孢类、 ?-内酰胺酶抑制剂,还有青霉烯类将问世。 (2)氨基糖苷类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 (3)四环素类 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 )等 (4)氯霉素类 * 。 抗生素的分类 (5)大环内酯类 如红霉素、阿齐霉素、罗红霉素等 (6)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其他抗生素 如去甲万古霉素、 磷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斯沃) (8)抗真菌抗生素 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 (9)抗肿瘤抗生素 如絲裂霉素、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 如环孢素 。 抗生素的分类 按其作用特点可分以下4类: (1)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内酰胺类 (2)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 (3)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及大环内酯类 (4)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 目前临床几乎占70%应用具有杀灭繁殖期细菌的?-内酰胺类抗生素 。 1+2 :协同作用,如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甙类联合使用 先1后3:影响不大 先3后1:拮抗作用 2+3:累加或协同作用 3+4:累加作用 4+1:有时累加作用 4+2:毒性累加作用 第1类(繁殖期杀菌剂)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第2类(静止期杀菌剂) 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等 第3类(快效抑菌剂) 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第4类(慢效抑菌剂) 如磺胺药、环丝氨酸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联合用药 。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青霉素类 RNA 合成抑制 喹诺酮类 利福霉素类 核酸合成抑制 胞质膜抑制 多粘菌素 B DNA 合成抑制 磷霉素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 蛋白质合成抑制 细胞壁合成抑制 四环素类 氨基糖苷类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1、药物品种-抗菌谱 2、剂量-血药浓度 3、给药时间-T>MIC时间 4、疗程-个体化(结合临床与微生物学资料) 5、给药途径:较重患者建议静脉—口服序贯治疗 。 TMIC 模式图 时间(H) 抗菌MIC TMIC 血药浓度(mg/) TMIC 给药间隔(h) x 100% = ?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TMIC(h) TMIC大于给药间隔的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