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3 催化剂性能 Catalyst Conversiona(%) Selectivitya (%) Yielda (%) Maximum yieldb (%) pH valuec Ru-Zn(0%) 57.9 38.2 22.1 23.1 5.7 Ru-Zn(2.6%) 68.1 47.2 32.1 32.1 5.8 Ru-Zn(5.2%) 54.4 69.5 37.8 48.0 5.9 Ru-Zn(7.7%) 50.5 71.1 35.9 47.4 5.9 Ru-Zn(8.6%) 46.0 76.2 35.1 50.9 6.1 Ru-Zn(9.6%) 26.4 84.1 22.2 50.4 5.9 Ru-Zn(12.4%) 20.7 86.0 17.8 49.8 6.1 Ru-Zn(14.9%) 13.1 87.5 11.5 34.2 5.8 Ru-Zn(29.1%) 6.8 90.4 6.2 19.0 6.0 Ru-Zn(0%)d 100 0 0 0 7.2 Ru-Zn(8.6%)d 86.7 1.9 1.6 1.6 7.3 表2.1 Ru-Zn(x)催化剂性能 3.4.1. (Zn(OH)2)3(ZnSO4)(H2O)5的Zn2+与Ru之间有电子相互作用。 3.4 量子化学研究 3.4.2 (Zn(OH)2)3(ZnSO4)(H2O)5均匀分散在催化剂表面,可以占据一部活性强的Ru活性位。 H H H H 3.4.3. (Zn(OH)2)3(ZnSO4)(H2O)5含有丰富的结晶水,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稳定的滞水层。 1. ZnO在催化剂表面富集,不能提高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 2. ZnSO4难于化学吸附在Ru催化剂表面,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 3. 表面的 ZnO 可以浆液中ZnSO4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对提高Ru催化剂环己烯选择性的关键作用。 4.催化体系系和化学环境对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 3.7 结论 4. 纳米Ru-Mn/ZrO2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 催化学报,2013,34:684-694(封面文章) 5. 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对苯加氢Ru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Applied Catalysis A, 2013, Accepted. 6. 助剂La在苯加氢Ru催化剂环己烯选择性中的作用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2013, 368-369: 119-124. 7. Ce修饰的Ru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13, Accepted. 8.醇类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Zn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218: 415-424; 低温高活性 苯选择加氢催化剂 郑州大学 刘寿长 1.引言 由苯选择加氢,经由环己烯制备尼龙-6和尼龙-66具有安全、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自由基反应,安全隐患,副反应多,环境污染 安全,碳原子利用率100%,环境友好 尼龙-6和尼龙-66 热力学上对生成环己烯极为不利,研究方向集中在如何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上。 催化剂研发是该技术的核心和难点。 1980年,瑞典 Odembrand 等提出分步加氢机理; 1989年日本旭化成实现了苯选加氢催化技术工业化; 1992年,荷兰 Strurijk 等提出催化剂亲水性的概念; 1999年,复旦大学等开发了 Ru-B 非晶合金催化剂; 2004-2006,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纳米非晶和金; 2008~2012年,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用“双溶剂法”制备了Ru-M/SBA-15催化剂。 2011-2013,中科院化学所,碱性催化体系。 。 国内外研究进展 1998年-2007年,开发了Ru-M-B/ZrO2(M= La、Zn和Fe等)第一代负载型催化剂,完成了间歇中试和连续中试,申报了发明专利。实现了催化剂制备技术国产化。 本实验室研究进展: 2009 - 2011年,开发了第二代非负载型 Ru-Zn 催化剂,并与设计单位联合开发了10万吨工艺包,实现了催化剂制备技术和催化工艺国产化。目前已有 6 套 工业化装置建成投产。 2012 -2013 年,开发了第三代低温高活性催化剂,完成了催化剂制备技术工业化实验。 2. 低温高活性苯选择加氢催化剂 催化剂五个重要指标: 1. 活性指数:用 γ40 、γ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docx
- 《母婴保健》 课件全套 重大 第1--8章 绪论、 妊娠前期保健 --- 婴儿期保健.pptx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 Lesson27 Nothing to sell and nothing to buy 课件.pptx
- 2024年伊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docx
- 英飞克G3系列用户手册 V3.0.pdf
- 《森林报》知识答题参考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公安辅警笔试题目与答案(2024版).docx VIP
- 车辆使用安全责任协议书必威体育精装版通用.docx
-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课件ppt2023版.pptx
- 矿山企业交接班记录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