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docVIP

“不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不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   摘要:“过”在古代汉语中是谓词性成分,表示“时间、空间距离上的经过”,突显客观义。“不过”是否定词“不”与“过”构成的否定结构,前后属状中关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过”发生了词汇化,由“不超过某一限制”引申出“仅仅”、“只”等表示说话人态度、情感的主观义。在前后小句语义方向不一致的语境中,“不过”衍推出转折义,由副词转变为连词,是说话人用以调控听话人认知状态的语言手段,体现交互主观性。从否定结构到副词再到连词,“不过”经历了一个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的过程。   关键词:“不过”;主观性;交互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13)01-0124-05   一、引言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中“不过”的以下用法:   (一)“不过”是否定词“不”与谓词性成分“过”构成的否定结构,是对“过”的否定。例如:   (1)来休斯顿之前,我对圣诞节以及美国人如何庆祝知道一些,但我们家从来不过。   (二)“不过”是词汇化了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单位。即“不过”不是对“过”的简单否定,而是构成了一个意义上独立的词汇单位[1]62-。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作为副词,表示“仅仅”、“只”的意思;一是作为连词,表示后续小句是对前述小句的补充说明或修正。例如:   (2)我忙向他解释,我不过是给一个朋友帮帮忙,根本不是什么大导演。   (3)《草叶集》中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自我”色彩。不过,惠特曼诗中的“我”,是人民,是大“我”。   按照Hopper和Traugott[2]有关语法化单向性的研究,“不过”的第一种用法出现在第二种用法之前。“不过”从否定结构到副词再到连词的词汇化过程实际上是说话人出于表达自我以及对听话人‘自我’关注的需要,体现了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二、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传统语义学不谈论概念意义,只强调表达式的真值条件。认知语法却以意义的概念观为基础,认为意义即是概念化。Langacker明确指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概念内容和以特定方式对概念内容识解共同作用的结果[3]10-。认知域为我们提供概念内容,认知能力为我们提供识解即以不同方式构思和描述相同情景的能力。他把识解关系理解为是说话人(或听话人)与所概念化和描述情景之间的关系,涉及焦点调整和意象[4]128-132)。Langacker[5]用反映人类感知能力的基本感知情景阐释了这种抽象的识解关系,我们将其简单图示为:   图中的感知区域表示观察者视野所能及的范围;舞台区域表示某一时刻观察者的注意力所集中的范围;连接V与P的虚线表示识解关系,箭头的方向表示观察者与感知对象之间的不对称性;观察者(说话人或听话人)即概念化主体(subject-of-conceptualization);感知对象即概念化客体(object-of-conceptualization)。在这样的观察设置中,观察者完全独立于感知区域,概念化主体与概念化客体之间呈现最大程度的不对称性,对客体的识解体现出最大程度的客观性;如果观察者进入感知区域,对客体识解的主观性增强。   Verhagen认为Langacker对识解关系的描述没能反映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维度。他强调指出任何语言使用都包括两个概念化主体,在典型的面对面交流中对应于说话人与听话人[6]6-。因此,他拓展了Langacker的识解关系图,如下所示[6]7:   图2中的“1”代表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说话人”,“2”代表作为概念化主体的“听话人”。连接“1”和“2”的水平线代表两个概念化主体间的认知协作,即说话人通过特定语言表达调控听话人的认知状态,促使两者之间就概念化客体的识解趋于平衡。处于概念化客体平面的圆圈是以两个独立小句表示的两种不同情景。当话语体现出最大程度的客观性时,话语突显的是情景之间本身的客观关系,即图2中连接概念化客体平面两个圆圈的水平线;当话语体现主观性,即对话语的理解参照概念化主体时,话语突显的是场景与概念化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图2中连接概念化主体与概念化客体两个不同平面的垂直线(此时不区分作为场景构成要素的说话人与听话人);当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说话人邀请同样作为概念化主体的听话人以特定方式对情景进行识解时,体现交互主观性,此时话语突显的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认知协作关系,即图2中连接圆圈1与2的水平线。   从最初的否定结构到表示说话人态度、情感意义的副词再到调控听话人认知状态的连词,“不过”经历了这种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意义建构,下面我们具体分析。   三、“不过”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   (一)“不过”突显客观义   当“过”用作谓词性成分,表示“时间、空间距离的经过”时,突显其本身客观义。例如:   (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