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治沙典型“牧区大寨”乌审召经验的再认识.docVIP

对我国治沙典型“牧区大寨”乌审召经验的再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对我国治沙典型“牧区大寨”乌审召经验的再认识   一、乌审召经验的历史点评   回顾我国西部治沙历程,总结生态建设成功经验,有一个典型是必须提及的,那就是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内蒙古“牧区大寨”乌审召。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我区南部蒙古族聚居区的鄂尔多斯乌审召人,在条件严酷的毛乌素沙地,创造和发展了“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的独特经验,引起全国关注、联合国重视,并受到陈毅元帅的赞扬。   但舆论宣传很长一段时间把它和愚公移山、改天换地的“农业学大寨”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印象中它的经验就成了革命精神和冲天干劲。近几年来,我们追寻乌审召人“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足迹,反思他们的成绩,领略他们的贡献,研究他们的突破,发现他们的观点创新、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都在全国领先一步。他们从自发到自觉的科学发展观,不但符合我国西部沙区的实际,而且符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完全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从更深和更实的层次看,乌审召人首创的三个模式,即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绿化治沙模式,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的双赢用沙模式和以绿为荣、以人为本的科学管沙模式,给我们展示的已经是沙漠的新经济、环保的新思维、牧区的新蓝图、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未来。50多年过去了,“牧区大寨”乌审召的经验不仅没有过时,而是历久弥珍,很有必要予以再认识、再总结、再宣传。   (一)发现并总结规律,坚持“乔灌草结合,灌草为主”的绿化治沙模式   乌审召公社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南部,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毒草疯长,牲畜锐减,既是沙害重灾区,又是蒙古族聚居区。在自然灾害面前,乌审召人变被动的防、堵、逃,为积极的治、用、管,不拘泥于上级文件,不局限于部门陈规,冲破条块分割,坚持林牧互补,用进取的态度、实用的观点、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从实践升华理论的思维,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的生物固沙科学方法:“前挡后拉、穿靴戴帽、栽种补护、撵沙造林”;“封飞造结合、片网带结合、草灌乔结合”。他们发明的“水、草、林、料四配套”的草库伦,为划区轮牧找到了因地制宜、廉价高效的绿色墙体材料和家庭牧场模式。他们试验、示范的“种草、种树、种灌木”已成为乌审旗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成功样板。“十五”期间,乌审旗种树种灌木的绿化面积平均每年以40万亩的速度推进,其中沙柳、杨柴、柠条等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乡土灌木树种唱了主角,高达80%。截至2006年8月,全旗475万亩森林资源中,灌木林近420万亩,比例高达88.5%,包括沙柳220万亩、杨柴40万亩、柠条106万亩、天然沙地柏35万亩,全旗灌木林用之中,向沙漠要资源总量位居鄂尔多斯市之首。   (二)有效治理并利用,坚持“治理沙漠与建设草原结合”的双赢用沙模式   在国土资源的利用和再利用方面,乌审召人在我国沙区首先提出了“治沙”是为了“用沙”的观点,变人与环境的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生态生计兼顾,寓环境保护于科学要草、要畜、要粮、要钱。1965年11月25日乌兰夫主席题词号召“学习乌审召人愚公移山、改造沙漠、建设草原、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乌审召人的所作所为,是我国“牧区的一个历史性变革”,他们“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伟大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必由之路”。《内蒙古日报》1965年12月3日报道乌审召事迹时赞扬:乌审召人自1958年以来,“把成百个沙丘变了样,在几十万亩牧场上铲除了毒草,把十多万亩牧场上的积水排了出去,在大片牧场上实行封滩育草,并建设成2900多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饲料基地”,找回了绿色,也重建了家园。当时乌审召公社总人口2800人,劳动力不足1400人,面对恶劣的环境,依靠集体的力量,创造了敢于治理、善于利用的业绩,真是了不起。“牧区大寨”的代表人物是布日都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宝日勒岱同志,当时只有20岁!国家重视乌审召经验,1977年8月,派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黄兆华教授率领的专家组,总结并向联合国呈送了题为《治理沙漠建设草原——内蒙古乌审旗乌审召人民公社治沙经验总结》的报告。随后乌审召接待了联合国组织的16个国家的专家、官员来华考察学习。196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陪慕名而来的国际友人乘直升飞机考察乌审召治沙用沙成就,高兴地留下了充满自豪的四句诗:“治沙种草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   (三)以绿为荣,以人为本,坚持“以工哺牧,富民强镇”的科学管沙模式   西部大开发实际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生态建设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突破口是产业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是国家花钱买生态,是有期限的。如何把政策动力转变为政策动力与市场动力结合,建立“造血”而不是“输血”的长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