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济课件04-粮食流通体制变迁.pptVIP

粮食经济课件04-粮食流通体制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AUQ MAUQ 第四章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变迁 04 第一节 1949-1952:自由购销体制 第二节 1953-1984:统购统销阶段 第三节 1985-1997:“双轨制”时期 第四节 1998-2004:市场化改革阶段 粮食流通体制,是指对粮食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制度安排。 粮食流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的国家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都试图建立一套同其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采取相应的流通政策。 制度变迁历程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中国粮食流通经历了曲折的制度变迁。 大体而言,可以将中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52年,国营粮食商业领导下的粮食自由购销阶段; 1953-1984年,高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阶段; 1985-1997年,粮食购销和价格“双轨制”时期; 1998-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阶段。 第一节 1949-1952 自由购销体制 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公有制经济所占成分较少,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流通中左右市场的能力较差,国家对粮食等农产品的流通难以把握; 加之非公有制经济的投机钻营,造成粮食市场混乱,流通不畅,物价恶性上涨。 在此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建国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粮食自由购销和定价体制。 主要内容 在市场主体方面,自上而下成立了国营粮食经营系统和管理组织体系,加强了国家粮食机构及其队伍建设,逐步实行了对于粮食的集中、统一管理。 同时,针对私营粮食企业的两面性,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允许其合法经营、合理发展。 政务院于1950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粮食经营和粮食管理的领导机构——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领导下的粮食管理总局。 1952年8月,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撤销了贸易部,成立了商业部和对外贸易部,把内外贸分开。 同时,把原贸易部的粮食公司和财政部的粮食总局合并成立了粮食部,统一负责全国粮食工作,为高度集中的粮食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二节 1953-1984 统购统销阶段 一、统购统销背景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和工矿区的人口迅速增多,粮食消费量也随之增大;经济作物区不断扩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己消费的口粮逐年增加;牲畜家禽的饲料需求也逐年增加,商品粮数量的增长受到了限制。 这样的增减变化造成了粮食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同时,广大农村仍处在小农经济阶段,商品粮掌握在个体农民手里,私营粮商在粮食经营中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在粮食供求紧张的情况下,一些粮商利用自由市场和小农经济自发势力,趁机套购粮食,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扰乱市场,致使农村中的余粮户贮存观望,不愿把粮食卖给国家。 1953年的粮食困难反映了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和自由市场之间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政府采取了利用粮食统购统销取代粮食自由贸易的政策,用来解决这种矛盾,这是由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二、统购统销内容 粮食统购统销是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简称。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 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 标志着粮食流通体制从此进人长达31年的统购统销时期。 粮食统购统销基本内容: 1.在农村向农户(后来演变为公社、生产队,扩大到国营农场)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政策。 商品粮生产者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收购的数量、价格、质量、季节、时间、地点,将余粮交售给国家,不准卖给私商。 农民在交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贮和自由使用,可以继续交售给国家粮食部门,也可以在国家设立的粮食市场上进行交易,但严禁以粮食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2.对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人口,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销”)的政策。 按照规定的供应对象、范围、品种、数量、时间和地点,由国家统一安排,有计划地合理供应。 3.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的政策。 4.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下,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 关于粮食方针政策,计划收购与销售的数量、标准、价格,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粮食调拨、库存等,都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 地方在中央既定的方针政策原则下,因地制宜,分工负责,保证购销计划的完成和各项政策的实施。 三、统购统销的发展历程 1.刚刚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阶段 刚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时,由于时间紧迫,粮食产量和余缺情况很难一时估计出来,还不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购销办法。 对市镇的粮食供应,主要在于控制粮食销量,防止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