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传播形态解析.docVIP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传播形态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传播形态解析   【内容摘要】2006年Twitter的出现,翻开了社交媒体的新篇章。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给信息传播领域带来一系列新现象与新变化,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各个层面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凡事先有术而后有学。新媒体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正日渐改变着我们对信息传播活动的传统认识,带来一场新的信息传播革命。   【关键词】微博;碎片化;传播模式;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杨庆晶,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201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发展。   微博(MicroBlog),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互联网产品。有人把微博解释为微型博客,的确,它与以往传统博客有诸多相似之处。在媒介形态上,它们都依赖于互联网技术,都被看作新兴的社交媒体的一员,可以发布各种多媒体形态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的大量使用,它们代表着数字化媒介社会的信息传播新方向。然而,在传播内容、传播模式等诸多方面,微博又呈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新特性。   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的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率先推出了Twitter服务。目前,全球互联网上约有四分之一的社交媒体的注册用户为中国人。根据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在网民增速放缓的同时,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已经从6311万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也从13.8%提升到40.2%。手机微博的应用成为新的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目前,中国的微博用户已经超过4亿,成为世界第一微博大国[1]。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微博的兴起,传统的信息传播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剧变。   一、碎片化信息传播内容——简洁、直接、鲜活   Twitter推出的信息服务,每次发送字符数限制在一百四十个。Twitter首席执行官的杰克?多尔西(JackDorsey)在2007年2月曾大胆预言,人们可以通过一百四十个字符来改变世界,以社交网站的标准来看,Twitter当时的规模虽然仍旧很小,但Twitter可以提供直接和重要的信息,而这一点其他社交网站无法比拟。   微博与SNS网站的出现,象征着Web2.0时代的真正到来。简短的一百四十个字符的“微内容”,借助互联网渠道大量地生产与聚合。字数的限制要求用户必须尽可能精炼简洁地编辑和处理信息,却并不妨碍闲言碎语似的微博在虚拟社会中构建出社会生活全景。新浪微博的首页上写着三句话,其中之一“随意记录生活”,意味着微博的使用门槛被大幅降低,这一点极大地刺激了内容的产生——任何一个会发短信的人都可以使用微博,任何信息无论其价值高低都能随意发布,这其中可能包括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或不具备新闻价值的闲言碎语,甚至是某位用户一时感触的牢骚。无论是哪一类信息,除把关过滤的因素之外,都无碍于其在微博这个平台上的直接表达。碎片化(Fragmentation)成为微博传播典型的话语方式,这种只言片语式的语言形态、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短平快”的阅读习惯,“只言片语”式的微博文本使其能比论坛、博客更为真实、直接和个性化地在网络平台上展现个人生活与思想空间。天生短小的语言篇幅,使得微博传播的语言表达必须直截了当、言简意赅,但短小的篇幅中却可能蕴藏着高度凝练的信息量。相比于传统媒体层层把关精工细作的新闻制作流程、相较于博客经过精加工的展现,“微博体”虽然不免略嫌粗糙,但胜在最大限度保证信息的鲜活,最大程度地提高时效。   二、谁在使用微博——从“全民皆记者”到“全民皆信源”的思考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所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对“WeMedia(自媒体)”的界定,即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2]。由此可见,自媒体传播中,普通大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传播平台,毫无疑问成为传播的主体。这一特性大大区别于传统媒体,自媒体带来的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完全颠覆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流程。因此有人提出,这是一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民皆记者”有其实现的可能性,更确切地说,“全民皆记者”提示了一种自媒体时代,个人信息发布权的彰显。从技术层面看,微博所实现的数字化、点对点的传播赋予了广大普通微博用户前所未有的信息发布自由和便利,颠覆了以往唯一的信息发布者——大众传播媒介及记者的权威性、神秘感,颠覆了传统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认知的系统概念、理论。根据2011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新媒体发展报告(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