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教材谢仲生修订版.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 谢仲生 第一章 核反应堆的核物理基础 核反应堆是一种能以可控方式产生自持链式裂变反应的装置。它由核燃料、 冷却剂、慢化剂、结构材料和吸收剂等材料组成。核反应堆内的主要核过程是中 子与反应堆内各种元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热中子反应堆内,裂变中子具有 2 兆电子伏左右的平均能量,首先经过与慢化剂原子核的碰撞而被慢化到热能,最 后被各种材料的原子核所吸收。其中核燃料吸收中子则将引起新的裂变。因此, 在讨论核反应堆的物理过程之前,必须对不同能量的中子与各种材料的原子核的 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本章首先概略地介绍核反应堆物理分析中常碰到的有关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一些核物理知识,然后定性地讨论实现自抢救无效链式 裂变反应的条件和热中子反应堆内的中子循环过程。 1. 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1.1 中子 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它的静止质量稍大于质子的静止质量。 中子的静止质量 m 1.6749543 1027 公斤=1.0086650 原子质量单位 工程计算中通常取m 等于1 原子质量单位。 中子不带电荷,因此它在靠近原子核时不受核内正电的斥力;它亦不能产生  初级电离。中子在原子核外自由存在时是不稳定的,它通过 衰变转变成质子, 103 104 其半衰期约为12 分钟。在热中子反应堆内,瞬发中子的平均寿期约为 至 秒,它比自由中子的半衰期短得多,因此在反应堆物理分析中可以不考虑自由中 子的不稳定性问题。 中子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它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过程有时表现为两个粒子  的碰撞,有时表现为中子波与核的相互作用。中子的波长 为 2.86 1011  米 (1-1) E 式中E 为中子能量,电子伏。(这里取中子静止质量m 等于1。) 在实际计算中,一般用中子折算波长 为:   4.55 1012  米 (1-2) 2 E 从(1-1)式可知,中子波长随能量增加而变短。例如,E=1 兆电子伏时, 约等于1014 米数量级,和原子核的直径相当;即使能量降低到E=0.01 兆电子 伏时, 约等于4.55 1011 米,也和原子的直径相当,但比起平均自由程或宏观  尺寸要小许多个数量级。因此,除非对于能量非常低的中子外,在讨论中子的运 动时,把它看成为一个粒子来描述是适当的。 后面我们将看到,中子的能量不同,它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方式、几率也 就不同。在反应堆物理分析中通常按中子能量把它们分为:(i)快中子 (0.1 兆 电子伏以上);(ii)超热中子 (1 电子伏到 0.1 兆电子伏);(iii)热中子 (1 电子伏以下)。 1.2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机理 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过程有三种:势散射、直接相互作用和复合核的形 成。 势散射是最简单的核反应,它是中子波和核表面势相互作用的结果。此情况 下的中子并未进入靶核。任何能量的中子都有可能引起这种反应。这种作用的特 点是:散射前后靶核的内能没有变化。入射中子把它的一部分或全部动能传给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