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PAGE 5
《为了忘却的记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目的,理解分析文章主旨;
(2)推敲文中过渡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并能质疑解难;
(3)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4)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探讨文章主旨;(2)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1)题目含义的理解;(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识记字词音义。
2、揣摩文中重点语句,领悟作品主旨。
3、分析白莽、柔石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揣摩文中重点语句,领悟作品主旨
学习难点:分析白莽、柔石的人物形象
[课前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竦( ) 裴( )孺( ) 偈( ) 赎( )惴惴( 〕
涅槃( )眷眷( )挈妇将雏( )缁( )衣 模( )样 模( )型
2、辨别字形:
辑 惴 戳 斐 镣
缉 揣 戮 蜚 缭
揖 湍 翡 嘹
楫 瑞 霏 瞭
3、成语释义
郑重其事
情随事迁
各行其是
隐约其辞
急于事功
延口残喘
明珠暗投
人心惟危
(二)文章梳理
1、《为了忘却的记念》纪念的是谁?本篇文章主要写了谁?
2、请同学们通过填写下表来归纳的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回忆与( )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 )的交往及( )的为人(兼及 )。
第三部分:写( )与( )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 )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 )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 )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合作探究】
解题:
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即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b、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
2、概述述作者同白莽三次会见的情况,并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
3、精读课文第二部分,作者写柔石的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如何理解这里的“硬气”而“颇有点迂”? 鲁迅用哪些事实来表现柔石的“硬气”而“迂”的性格?作者这样写柔石的用意是什么?
【当堂达标】
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①“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
A. 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 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 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②“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
a. 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 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 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③“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
a.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