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一、认识鲁迅。 二、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 三、能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要求内容充实,增进记叙的兴趣。 : 鲁迅的作品: 都收于《鲁迅全集》。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写作背景及作品简介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看,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无论是在1924年的女师大事件中,还是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当然,这也就更加触怒了封建军阀,而被诬陷,被通缉。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在许寿裳等友人的敦促和帮助下,先是暂避在西城锦什坊的莽原社里,后又辗转住进几家外国医院,最后于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 1、题目解说 “ 三味”的含义。关于“三味”的含义,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其取意于“读经味如稻粟,读史味如肴馔(yáo`zhuàn美味菜肴),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h?i 腊肉酱)”,即认为“三味”是指“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 朗读课文 划分段落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 ):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 ):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 ):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 ):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 ):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 ):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 ):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 )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 ):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 ):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齐声朗读一二段,读后讨论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2.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呢? 3.“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4.“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5.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又是什么,按的是什么顺序?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 速读“美女蛇”的故事,读后记住故事情节。 1.找一位同学试讲一讲这个故事,力求生动。 2.试说说,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品读描写冬天的百草园一段: 1.作者描写了冬天的百草园的几件事? 2.其中对捕鸟的活动的描写,作者用一了系列的动词,它们分别是? 3.请一位同学到台前表演捕鸟的动作,力争体现出一系列的动作来。 默读描写三味书屋的语段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 2.你是怎样看待三味书屋的老师的? 阅读叙写三味书屋的语段: * 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有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鲁 迅 简 介 鲁迅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正如9月14日给正在广州的许广平的信中所说;”此地北伐顺利的消息也甚多,极快人意。” 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 “这时我不愿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中出土了”。《朝花夕拾》小引中还有如下说明:“……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挤出集团之后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 鲁迅在厦大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