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的思想渊源 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在学术理论领域中的一种反映,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经济适度人口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源远流长。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Platon,427—347B.C.)、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想要建立的“理想国”,提出了朴素的适度人口理念,就人口规模而言,是一个具有与其供应能力相适应的适度人口规模的城市。后来乔万尼·保泰罗(Giovanni Botero,1540-1607)、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1680-1734)等人也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经济适度人口思想,但都属于经济适度人口理论的萌芽。 近代经济适度人口思想可以说始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S.Mill,1806-1773),他在19世纪中叶已经为经济适度人口理论奠定思想基础。他在论述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指出,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一定点之后,会导致人均产量的下降。他还把“报酬递减规律”应用于农业人口规模的研究中,已经产生了模糊的“经济适度人口”。然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适度人口”的概念。适度人口理论作为一种明确、系统和独立的人口理论产生在工业革命爆发后的19世纪末期。被称为“欧洲人口学之父”的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在其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生活资料按算术基数增长和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观点,他认为如果不加以各种有效的限制,人口增长必定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并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虽然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思想,但启发和引起了后来的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思考着一个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这就是多少人口数量或多大人口规模为最适度的问题。 西方学者最先系统提出经济适度人口观点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埃德温·坎南(Edwin Cannan,1861—1935),最早见于他在1888年出版的《初级政治经济学》。而最先明确提出“适度人口”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克努特· 威克塞尔(Johan G.Knut Wicksell,1851-1926)。他在1910年发表了《论适度人口》。此外,A·M.卡尔-桑德斯(A.M.Carr Saunders)在1922年出版的《人口问题——人类进化研究》提出了经济适度人口密度理论。而埃德温·坎南在1914年出版的《财富论》和1929年出版的《经济学评论》等著作中,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经济适度人口理论。 埃德温·坎南在1888年出版的《初级政治经济学》中已经提出:“在任何一定时期,存在于一定土地之上,能够获得产业的最大的生产力的人口数量是一定的。”[1]他在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适度人口”的概念,但这个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就是指经济适度人口。其后,他在1914年所著的《财富论》中明确地指出,平均生产能力最大点的人口,就是报酬最大点人口,实际上是经济适度人口。这个经济适度人口的位置将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其他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因此经济适度人口应从长期的和宏观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变化来把握和考察。 克努特· 威克塞尔被认为是最先把边际分析引进经济适度人口理论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家。他除了最先提出“适度人口”这个概念外,还澄清了适度人口与最大限度人口的本质区别。他论述道:“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仅仅争论最大限度人口。然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更为重要的是探讨最有利的或最适度的人口密度或适度的人口密度。”他给适度人口下的定义是:“人口达到其数量稍许增加就会导致繁荣不在增加,而是减少的那一点。” 上述的埃德温·坎南和克努特· 威克塞尔的观点大都没有考虑经济适度人口变化的条件,基本上属于静态经济适度人口[3]理论。最早注意的经济适度人口变化条件的被认为是H·西季威克(H.Sidgwick,1838—1900),他在阐述土地与劳动比的关系时指出,当土地与劳动比增长到一定点后,劳动生产率会趋于下降,人均收益的最大点是与技术状况、资本积累和知识进步等因素相联系的。西季威克的这种观点被认为是为动态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早期的经济适度人口学说是继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之后,为适应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一种人口经济理论。经济适度人口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欧洲已经相当流行,并已经成为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依据,为人口经济思想的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