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日维新”知识小结 百 日 维 新 时 间 性 质 内 容 意 义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军事上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 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1、戊戌政变 2、失败原因 ①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 派的破坏。 ②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③ 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 3、“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戊戌变法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1.历史 意义 2.性质 3.失败 原因 4.教训 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挫败了,但在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没有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1861-65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 德国统一与宪法 1871年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 中国戊戌变法 1898年 世界之潮流: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理性化 中国之困窘:政治专制 经济落后 思想禁锢 《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对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 太平天国运动和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 资产阶级 一、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二、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维新变法”变的是什么?要在中国实行什么制度? 2 、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发动的?在哪里发动的?(2)这次上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上书起了什么作用? 3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帝国 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 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 材料二 1863—1894年这30年,中国民办企业数共计119 家,投资额680万元,而1895—1898年这甲午中日战 争后的三年里,企业数就达74家,投资额更是达到了 1432万元。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而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 族资本主义则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材料三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 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窃认为今之为治, 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 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公车上书》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开始登上历史 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帝国主义 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 临亡国的严重危机。 材料二: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而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则获得 了进一步的发展。 材料三: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 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 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谭嗣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志士,他们不仅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且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 一、公车上书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面临亡国的危机。 (2)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解释:原指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 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2)基本情况 公车上书其背景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