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轻投钱老时用 商业保险养老五大优势
商业保险特点鲜明,天然具备参与长期养老金储备计划的优势。而且,保险养老的回报水平
比较容易测算,保险又是一种强制储蓄工具,因此用商业保险辅助养老,比较可靠。
商业保险养老五大优势
“为什么选择保险来辅助养老?”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周女士沉思了片刻。“我觉
得最主要的还是比较简单可操作吧。你看,不管是股票,还是房产、基金,都需要花费一定
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行情、政策、走势什么的,判断买进或迈出的时机,等于购买之后要一
直关注着,不然不放心,总怕错过了什么。保险就好一点,只要确定了要买什么产品,投保
之后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基本上就不需要做什么的,资金打理这样让人操心的事情都可以交
给保险公司去完成,挺好挺省事。”
原来,周女士最看重的是保险养老方便可行。这让记者想起保险业界的一个“戏说”:和
其他投资理财工具相比,保险就像一架“傻瓜相机”,只要按下快门,照片自然成像,也许照
片质量不算太好(回报不算太高),但总体还是比较稳定可靠的;而其他理财养老品种可能
是专业相机,理论上能获得更好的照片效果(回报较高),但如果操作者技术不到家,拍出
的照片质量可能比傻瓜相机还不如。
“再者,我觉得保险养老的回报特别明确,只要确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从保险公司
领到多少养老金作为补充,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帮助计算出我们需要购买的额度和缴费时间,
到了约定时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钱了。”周女士提出了第二个自己比较认同的优点。
的确,如果采用保险来辅助养老,退休之后每月或每年能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是
非常明确的,这样就能对通过保险来辅助养老的比例情况做到“心知肚明”,如果发现自己的
养老计划尚有缺口,也可以及时补救。比如,周女士预计自己退休后除了社会基本养老金,
每个月还有 2000 元的养老金缺口,而她自己目前拥有的保险到时候能每月为她提供 1000
元的回报,这样等于只要另外再筹措 1000 元左右的资金就可以了。而其他理财品种,很难
比较精确地预测出一二十年,二三十年以后的收益情况,无法给予肯定和确切的回答,很难
由个人来控制。当然,由于回报相对固定可计划,保险的收益率水平相对就低一些。
“对,收益率也需较低,但风险也相对低,这可以算是保险的第三个优势吧。”面对记者
的疑惑,周女士自己倒也心宽得很。作为养老资金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本金安全、适
度收益、抵御通胀,这与一般资金投资追求收益较大化的原则有所区别,所以低风险、收益
一般,反而可以作为保险辅助养老的一个优势存在。
“保险可以强制自己储蓄。”周女士又提出一点。的确,青壮年时期有很多的花钱渠道,
如果不强迫自己为了将来养老而预先做点准备,那么钱花了也就花了,老年生活最终没保障。
保险恰恰有一个强制储蓄的特点,必须按时定量交保险,养老安排就比较有计划性。而且,
由于退保损失会比较大,因此人们会慎重考虑“毁约”问题,从而就带有了较大的强制性和资
金使用特属性。这个特点对于平常消费倾向明显,储蓄率低、投资习惯较差的人群而言,特
别有一种“他律”的效果,显得更为稳当,更有效力。
“养老储备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计划,通过复利滚存计算收益的保险,也是储备时间越久,效
果越佳。这两者比较容易匹配。”记者帮助周女士找到了保险辅助养老的第五大优势。所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效力”,“复利的魔力”通过保险可以得到明显的体现。而且,终身型的
养老保险能够让人活得越久,领得越多,可以部分解决退休后“活得太久”带来的经济压力,
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理财工具都无法实现的。
择机购买固定利率养老险
如今,市场上可供辅助养老的保险产品形态已经越来越多,包括传统的固定利率养老险、
分红型养老计划和万能型保险等。
如果是选择购买固定利率的养老年金险,最好是在高利率时代买,那样会比较有“威力”。
“我有个忘年交,1997 年买了中国人寿递增型终身养老险,从 2017 年也就是 60 岁
开始年领 12000 元,且每年 5%递增,每年缴费才6156 元,今年已经缴满最后一期保费
了。因为那时候利率比现在高很多,好像有 8%、9%的样子。”谈起别人买到的好险种,
周女士不免有些羡慕。
不少读者可能还记忆犹新,1996 年,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高达 10%左右,当时的养
老保险产品年利率平均达 8.8%,如果那时购买固定利率的险种,回报率是非常之高,辅助
养老可谓“事半功倍”。
不过,随着后来央行多次降息,长期储蓄型寿险的预定利率被调低到了 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