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扬州韩绰判官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意,结合背景感悟情感 2、鉴赏诗歌的形象、技巧和思想感情 晚唐诗总论 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依风格可大致分为五类:以杜牧、许浑为代表的清丽感伤风格,追求语言典丽、空灵飘逸的感伤诗风;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深婉绮艳风格,李深婉蕴藉,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而温则开香艳一派;以司空图、陆龟蒙为代表的隐逸诗风;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贾凄清幽曲,姚平淡含蓄;以郑谷、韦庄、罗隐、杜荀鹤、皮日休等人为代表的乱世悲慨与怨刺诗风 。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二)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 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理解诗意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 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 你这玉人,现在何处听人吹箫? 鉴赏诗歌 1、“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 2、诗歌用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诗歌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4、赏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 (1)“隐隐”“迢迢”两对叠字,写出了隐隐约约的青翠山峦、悠长邈远的江东水流等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 (2)隐约暗示着诗人与朋友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流露出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2、诗歌用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1)远近结合,远景写青山逶迤,绿水如带;近景绘二十四桥,月夜听箫; (2)视听结合,青山绿水秋草明月是视觉;箫声悠扬是听觉; (3)想象,诗人想象扬州的青山、绿水、明月、箫声,描绘了明丽幽远的意境,寄托诗人对扬州的无限怀念。 3、诗歌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借景抒情,诗歌描绘明月之下,青山逶迤,绿水如带,二十四桥,箫声悠扬的明丽幽远之景,表达诗人对扬州的怀念之情; (2)想象手法,诗人设想友人韩绰远在扬州,二十四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赏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运用想象手法,设想友人韩绰在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 (2)明月之下,二十四桥上,玉人吹箫,箫声悠扬,飘散在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营造这明丽的境界; (3)表达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对友人的思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