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助人行為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2/30 內容綱要 利他與利社會行為定義 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 情境因素:人何時會助人? 助人者:誰最可能助人? 求助者:誰最可能受到幫助? 接受幫助的經驗 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 問題與討論 利他與利社會行為定義 利他行為 (一)定義 除感覺作一件好事外,在不預期得到任何形式報酬下(亦即無私心的心態),自動的幫助他人,亦即以助人者意圖認定是否為利他行為。 (二)範例 1.陌生人陷於危難(火災、空難、車禍),義不容辭的給予幫助,且不留任何姓名便離開。 2.幫陌生人指路或提供金錢。 利社會行為 (一)定義 任何助人行為或有計畫幫助他人行為,不論動機為何。 最無私心的利他行為 完全以自我利益為動機 (二)範例 為了甄試,擔任志工;大筆捐款,為了節稅;幫助路人,為了贏得心儀女子好印象… 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 決策觀點 (一)知覺有需要幫忙 1.訊息的明確性 深夜突然尖叫 VS. 隔壁鄰居家庭暴力 2.事件緊急性 目前有一名病患急需A型血 VS. 全台A型血已呈現不足 某朋友車禍重傷、心臟病發 VS. 某朋友失業、失戀 3.對情境之解釋 隔壁鄰居家庭暴力 夫妻床頭吵床尾合 違反法令且恐致人命 (二)擔負個人責任 1.個人責任愈多,助人行為愈多 如:捐款箱各自貼上募款人的姓名。 2.個人對自己能力之知覺 知覺自己有助人技能,會認為責任愈大。 如:具有消防或醫學專業知識,投入救災的可能性。 3.他人期待落空的責難、自我壓力、罪惡感 (三)衡量利弊得失 1.成本:時間、金錢、人力、罪惡感 2.收益:預期回報、好名聲、節稅、積功德 3.範例:大企業贊助公益事業 (四)決定如何助人與採取行動 1.採取直接行動或對外求援 2.範例 路旁倒臥的機車騎士 給予協助或打電話求援 隔壁鄰居的爭吵與家暴 出面勸解或叫警察 學習觀點 (一)模仿 樹立行為典範。「幫助別人不一定需要大富大貴!」 如:父母親從事志願服務,其子女也較可能從事。 (二)增強與懲罰 社會贊許助人行為。 如:做一件好事,給予讚賞或酬賞。 社會生物學 (一)進化論的弔詭 助人行為將為生物帶來威脅,則助人行為如何透過基因傳給下一代? (二)解謎 助人傾向的基因,對集體具有高度生存價值,但不一定是該個體。 (三)人性遺傳 助人VS.自私或攻擊 社會規範:責任、互惠與正義 ★非正式或正式規範—幫助誰、何時幫助、何種幫助 (一)責任賦予與期待 1.幫助依賴我們的人 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2.社會責任的文化差異性 a.印度人:道德義務期待 b.美國人:個人選擇性大 (二)互惠規範 1.我們應該幫助曾提供協助給我們的人。 2.範例 「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 3.互惠規範下的微視基礎 降低個人痛苦、提升自尊或誠心與善意回報 4.飲水思源或公私不分的危機 (三)社會正義規範 1.評估是否符合資源公平分配原則。 2.當感受到不公平原則時,獲益較多一方會採取回覆公平行動。 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3.對不公平現況的歸因 個人因素或結構壓迫 情境因素:人何時會助人? 他人存在—旁觀者效應 範例:老弱婦孺當街被搶或被攻擊,為何沒人伸出援手?路旁發生嚴重車禍有人求助,為何沒人停車救援?是社會冷漠、道德淪喪?或… (一)原因 1.責任擴散:助人義務或不助人的成本被分攤。 2.對情境解釋的模糊性:「旁人亦無任何反應,所以應該沒事!」 3.評價的掛慮:擔心自己做不好或做錯事。 (二)旁觀者效應的文化差異 菲律賓人當有更多旁觀者時,其助人行為品質更高。 環境狀況 (一)天氣 陽光普照VS.陰雨綿綿、炎熱VS.涼爽 (二)噪音 大聲噪音容易使人忽略環境中的個人,且想迅速離開。 (三)城市的大小 1.愈大城市對於陌生人較少有助人行為。 2.社會資本低:人際之間的低信任的可能原因:重複互動可能性低、背叛的懲罰代價低、欠缺共同價值規範 時間壓力 (一)趕時間 在時間壓力下,較少有助人行為。 (二)為何覺得有時間壓力(為何準時重要)? 衡量事件之間的成本與利益。 如:趕赴期末考(或趕赴與廠商簽約)途中,看見路旁有人倒臥! (三)拒絕助人的藉口 「很抱歉!我在趕時間」 助人者:誰最可能助人? 當時的心情 (一)心情好比較願意幫助陌生人 1.原因:維持心情;好心情使我們有較正向的想法。 2.限制:時間短暫。 (二)心情不佳對助人影響較不一致 1.若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則助人行為可能性低。 2.若認為幫助他人可抒解不好心情,亦即負向狀態解除,便可能產生助人行為。 人格特質 (一)社會贊許需求高 當有他人注意其善行時,社會贊許需求高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