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诊治规范内江201312.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全球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全球约2亿女性患骨质疏松症,其中60岁-70岁占1/3,80岁以上占2/3; 欧洲、美国和日本患病人群达7500万; 在2000年,估计约有900万新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中髋部骨折160万,前臂骨折170万,临床椎体骨折140万,所有这些骨折欧洲和美洲占51%,其余发生于西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 全球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50岁以上女性1/3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而男性是1/5; 61%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在女性,女:男=1.6:1 近75%的髋部、脊椎和前臂骨折发生在65岁以上的患者; 在1990-2000年间,全球髋部骨折发生增加了25%,髋部骨折发生的高峰年龄段是75-79岁,而其他骨折的高峰年龄段是50-59岁,且随增龄而下降; 全球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脊椎10%的骨量丢失其骨折风险增加1倍,而髋部则增加2.5倍; 到2050年全世界男性髋部骨折的患病率增加310%,而女性增加240%; 髋部、前臂和脊椎骨折的终生联合风险约为40%,等于心血管病的风险; 在白人女性,髋部骨折的终生风险是1/6,与乳腺癌的1/9相当。 亚洲和中国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及防治现状 预计到2050年大约50%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 在亚洲,骨质疏松大量未获诊断和治疗,即使是已经发生骨折的极高危人群亦如此,该现状在农村尤其急迫,在农村,大多数髋部骨折在家保守治疗,而非到医院手术治疗 亚洲和中国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及防治现状 在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数达7000万,每年引起的髋部骨折68.7万,从1988-1992年北京地区髋部骨折患病率增加了34%(女),33%(男) 在中国,男性髋部骨折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在2007年,在我国髋部骨折的直接费用是3603美元,不同城市的统计表明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年增长6% 亚洲和中国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及防治现状 在2006年,中国用于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高达15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至125亿美元,2050年超过2647亿美元; 在中国,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对其的关注大多限于城市,DXA骨密度仪也多集中于中心城市。到2008年,全国仅有450台DXA骨密度仪(13亿人口) 在中国,髋部骨折平均住院日19-24天,超过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心脏病的住院天数; 亚洲和中国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及防治现状 在中国香港地区,从1960-1990年髋部骨折患病率增加了300%,但2001-2006年,患病率稳定下来,原因:防治手段的改善,BMI增加,HRT的应用及预防摔跤手段的改善; 在香港,尽管髋部骨折患病率已稳定,的骨折仍然是社会和公共卫生的主要负担,髋部骨折的住院费用占香港每年医疗预算的1%,达1700万美元(600万人口) 在香港,椎体骨折的发病率女性在30%,男性17%(70-79岁),与美国白人相当 亚洲和中国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及防治现状 中国台湾,髋部骨折的患病率很高,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大大高于北京(3-5倍)和香港(1-2倍)。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 骨转换生化标记物(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就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分解与合成)产物,简称骨标志物( bone markers)。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和骨形成时的骨代谢产物。 骨吸收标志物:代表破骨细胞活动和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特 别是骨基质降解产物。 康复治疗 目标:缓解骨痛,控制病情发展(减低骨丢失,降低骨转换率和压缩性骨折加重),提高骨质量,预防继发性骨折,降低骨折发生率及改善ADL能力和生活质量。 传统康复治疗:针灸、太极拳、气功和中药内服、外敷、熏洗等。 物理治疗:具有良好止痛作用,同时还有减少组织粘连、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蒌缩、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骨折愈合和继发骨质疏松、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以及改善肢体功能活动。首选中频、低频电疗,低频脉冲电磁疗等。 运动疗法:可以阻止骨量丢失,增加骨量、改善骨密度和骨强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 疗效监测 依从性——良好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抗骨质疏松药物降低骨折的疗效 骨密度——每6~12个月系统地观察中轴骨骨密度的变化,有助于评价药物的疗效。在判断药效时,应充分考虑骨密度测量的最小有意义的变化值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了解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的作用效果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 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