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七章 爱国词人辛弃疾.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5 第七章 爱国词人辛弃疾 在张元干、张孝祥等爱国词人之后,词坛上崛起了另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就是辛弃疾,辛弃疾是整个宋代词坛词作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我们还是来简单地看看辛弃疾的生平。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1140年生于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一生经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辛弃疾的生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23岁以前(1162年以前):抗金战斗期。 他出生之前,山东已为金人所占。他的祖父辛赞为家庭所累,留在敌占区,并曾经一度在金人政权中任过小职,但是,辛赞毕竟是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人,他平时常常教育辛弃疾要他长大后做一个光复失地的英雄。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敌占区人民奋起反抗,济南农民耿京聚众二十余万起义。这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二千余人起义响应,不久辛弃疾又率众投奔耿京,任耿京的掌书记。辛弃疾投奔耿京时带来的和尚义端,是一个无耻的家伙,他盗走了耿京的大印,准备投敌求荣。因为义端是辛弃疾介绍给耿京的,义端的盗印叛变引起了耿京对辛弃疾的极大不满,甚至要杀掉辛弃疾来抵罪。辛弃疾求得耿京三天的限期,追杀了义端,从此,耿京也更加信任辛弃疾了。 1162年春,辛弃疾向耿京提出建议,劝他和南宋联系,以便配合行动联合抗金。耿京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派辛弃疾和另一个义军首领贾瑞去建康进谒赵构,赵构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正当辛、贾离开建康准备北归复命时,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并胁迫义军降金。听到这一消息,辛弃疾立即组织身边的五十余骑,直冲金兵在山东济州(今臣野)的驻军营地,活捉了正在和金人畅饮的叛徒张安国,使金兵惊慌失措,追赶不及。辛弃疾一直把张安国押到建康(南京)。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这位二十三岁的青年英雄勇敢、机智、果断的英雄气慨。 2、24岁-42岁(1162-1181):辗转任职期。 从1162年南归到1181年,辛弃疾先后在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作过地方官。这二十年间,由于临安政权屈辱求和,不图北伐,辛弃疾得不到抗战救国的机会,他只能在抗金的希望与失望的矛盾痛苦之中送走了自己的青春。1163年,孝宗继位,表示“锐意北伐”,并起用抗战派名将张浚,同年4月开始北伐。但由于准备不足,将领不和,北伐出师不利,主和派乘机东山再起。赵构再也不敢提抗战的话了,并与金人订立了可耻的“隆兴和议”。辛弃疾是从敌占区过来的,他熟悉敌情,深知和议不足持,认为南宋统一的大业“恢复自有足谋”,不应该“以小挫而阻吾大计”,并根据自己的斗争经验写下了有名的“美芹十论”上奏朝廷 。在这篇著名的奏章中,辛弃疾精辟而透彻的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斗争形势,并提出了一整套具体地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北伐措施,可是却没有得到临安政权的重视。 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通判任上,又写了一篇《九议》呈献给当时的宰相虞允文,希望北伐。《九议》不仅包括了“美芹十论”的主要内容,而且见解更成熟,分析更深刻,态度更恳切,但它同样没有被临安政权所采纳。这二十年间,辛弃疾虽然一直不被重用,但他的爱国激情并没有减退,他在各地的任上仍然积极工作,如安置流民,兴办水利,赈济灾荒。41岁在湖南时,还组建了有名的湖南飞虎军等。由此可见这位爱国志士对人民是关心的,对人民的苦难是同情的,但正因为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志士,所以才不见容于朝中掌权的主和派,并经常受到他们的排斥和陷害,最终于1181年被劾免除职务。 3、43岁-68岁(1182-1207):罢官闲居和再度启用期。 免职后的辛弃疾隐退到了江西上饶的带湖过着所谓的“闲适”“隐居”生活,但他的思想是矛盾的、苦闷的。这一时期,他利用填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露杀敌报国的忠心,揭露主和派误国卖国的罪行。同时,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农村,他的词也描写了农村的风光景物和农民的生活。这一时期和辛弃疾交往的有爱国词人有陈亮、刘过、韩元吉等,他们纵谈国事,并以词互相唱和,于是以辛弃疾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风格“豪健悲壮”的流派辛派词人。 在1182年到1202年的闲居期间,辛弃疾在五十二岁时又曾被起用,任福建安抚使,他一上任就整顿地方财政,清理冤狱疑案,并组织创建了福建飞虎军,但他的这些作为都不合主和派的味口,三年后他又被劾落职,再去过“退隐” 生活。1203年,外戚韩侂胄专权。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捞起政治资本,于是起用抗战派人物准备北伐,辛弃疾又出任浙江东路安抚使,后又调知镇江,白发苍苍的辛弃疾怀着恢复失地的希望,积极地从事北伐的准备。但他反对韩侂胄的急于求成,反对轻率北伐,因而受嫉恨于韩党,于是又被落职。 1205年,再次遭贬的辛弃疾回到铅山。从此,他的报国希望彻底破灭了。对于这种几经沉浮的经历,他曾概括为“一生三仕三已”。1207年9月,这位爱国英雄怀着满腔悲愤离开了人间,据说他临死前还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