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吸虫病目录.docx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吸虫病 目录 一、概述 (一)病原学 (二)临床表现 (三)流行病学 (四)诊断标准 (五)治疗原则 二、病例发现与报告 (一)病例发现 (二)报告 三、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疫情的核实 (二)组织与准备 (三)个案调查 (四)疫点调查 (五)接触疫水调查 (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调查 四、样品采集与检测 (一)样品采集与保存 (二)样本检测 五、防控措施 (一)隔离治疗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六、调查报告撰写 (一)资料分析 (二)调查报告 七、保障措施 八、附表 技术要点 思考题 培训目的 1、掌握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2、掌握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突发疫情的判定 3、掌握、理解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 4、掌握血吸虫病查治病、查灭螺等防控措施 培训方式 □授课 □讨论 □授课+讨论 □其他(请注明 ) 培训课时 学时 一、概述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5种,即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一)病原学 1、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等6个阶段。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成虫(有性生殖)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虫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000~3000个,一部分卵随血流沉积于肝脏;另一部分沉积于肠壁血管内和周围组织,并随破溃组织进入肠腔而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在20~30℃经12~24小时孵化出毛蚴,遇到中间宿主钉螺能主动钻入螺体内经无性繁殖发育成大量的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体的表层自由游动。人等终宿主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后,尾蚴便很快钻进皮肤,进入皮肤后即转变成童虫,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内定居寄生,并发育成熟为成虫。这样一个周期即是血吸虫的生活史。 2、中间宿主——钉螺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钉螺为雌雄异体、水陆两栖的淡水螺类,外形很像螺丝钉,所以叫钉螺。钉螺长度一般为1cm左右,宽度不超过4mm。钉螺有两种:一种螺壳为褐色或灰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纵向条纹(叫做肋),这种有肋的钉螺叫肋壳钉螺,一般分布在湖沼地区;另一种比肋壳钉螺略小,螺壳为暗褐色或黄褐色,其表面比较光滑,这种没有肋的钉螺叫做光壳钉螺,一般分布在山丘地区。 钉螺多孳生于冬陆夏水、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自然环境中。钉螺的寿命一般约1年。钉螺需适当的水份才能存活。最适宜于钉螺生活和繁殖的温度为20~25℃,钉螺孳生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全年降雨量都在750mm以上。 (二)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种类型以及异位损害。 1、急性血吸虫病 病人均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发病多在夏秋季,以6~10月为高峰,潜伏期大多为30~60天,平均约40天。对发生于初次感染者,在接触疫水后1d~2d内,在接触部位可出现尾蚴性皮炎即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瘙痒等。突出症状是午后发热,傍晚时达到高峰,至午夜大汗热退,热退后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发热期限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 2、慢性血吸虫病 由轻度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经过治疗未愈或未治自行退热,演变而成。轻者无症状,或每天腹泻2~3次。重者可有腹痛、里急后重,同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和劳动力减弱。在流行区,90%以上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 3、晚期血吸虫病 反复或重度感染者,未经及时、彻底的治疗,经过较长时期(5~15年)的病理发展过程,在长期、广泛的肝纤维化病理基础上,演变为肝硬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即为晚期血吸虫病。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 4、异位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成虫通常寄生在门静脉系统。若血吸虫寄居或虫卵肉芽肿病变发生于门静脉系统之外,称为异位血吸虫病。血吸虫异位损害常见于急性和重度感染的患者。比较常见的异位损害是肺与脑,其次为皮肤、肾、胃和阑尾等。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日本血吸虫病为人兽共患病,凡是粪便中排卵的感染者或感染动物均为传染源。血吸虫终宿主除人之外还有几十种动物,在家畜中有牛、羊、马、猪、犬等;在野生动物中有鼠、兔、獐、猴、狐、豹等。 2、传播途径与方式:血吸虫病是通过接触传播,即当人、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而感染。在易感环境从事收种农作物、割运湖草、捕鱼捉虾和洗衣、淘米洗菜、游泳、嬉水等生产生活活动均可引起感染;此外,抗洪抢险时由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次数多、时间长,也易引起感染,甚至群体急性感染。有时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0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