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一世紀天災
丁仁東
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發現天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威力都有增加趨勢。本文分析
近年來天然災害增多和增強的原因,其中包括了自然的因素如生態環境的改變、
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增加等;並人為的因素如全球人口的遽增、人與自然爭地、
人為的疏失等。我們引述許多佐證,以加強這些論點。因著這些因素短期內都不
可能改變,而且有逐漸加重或惡化趨向,我們預期未來天然災害的危害程度,可
能比今日更強烈。
壹、 前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天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其威力也增強,造成的災害常常聳
人聽聞,令人驚愕不已,有人稱之為“二十一世紀天災",以標明其災害之獨特
性,這些天災中較顯著者如下:
(1) 2001 年印度地震,30,000 人死亡 ;
(2) 2003 年法國熱浪, 14,802 人死亡 ;
(3) 2003 年伊朗地震,28,000 人死亡 ;
(4) 2004 年南海地震及海嘯,212,000 人死亡 ;
(5) 2005 年 8 月卡崔娜颶風襲擊美國紐奧良市,1,836 人死亡 ;
(6) 2005 年 10 月克什米爾地震,87,350 人死亡 ;
(7) 2006 年印尼爪哇地震,6,200 人死亡 ;
(8) 2008年1月中國大陸華中、華南暴風雪,有1億多人受害;
(9) 2008年5月熱帶氣旋襲擊緬甸,超過十萬人死亡;
(10)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約七萬人死亡;
(11)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襲擊台灣,甲仙鄉小林村被土石流掩沒;
(12) 2010年1月海地地震,超過20萬人死亡;
(13) 2010年8月巴基斯坦洪水,造成1千3 百多萬難民。
此外各地發生的大型雷雨、暴風雪、龍捲風、洪水、土石流、乾旱、野火、沙塵
暴等災害,更是不計其數,受害的群眾動輒以千萬人計,其為害的程度常是數十
年或數百年來僅見,使人不堪其擾。因著天災害的加劇,很多人與親人生離死別,
身心嚴重受創;很多人被迫遷移家園,流離失所,造成社會負擔,以上現象似乎
更有漸漸增加趨勢(Myers,1997)。
坊間不少雜誌、小說、影片,也都非常關心並描述這些自然災害,例如“明天過
後"、“不願面對的真相"、“2012"等影片,這些材料描述都相當逼真,雖然
多少有些誇張,但不失教育意義並對大眾提出警告。
到底這些天災的真相如何?為何二十一世紀天災似乎有逐漸增多和增強趨勢?
這些災害的造成是自然界隨機因素產生還是有人為過失在內? 人類是否面臨生
存的重大危機? 我們能否減輕並減緩這些天災? 這是本文所要討論的主題。
貳、近年來天災加劇的原因:
(一) 生態環境的改變
追究近年來天災加劇的原因,首先,可歸因於地球生態環境的改變,今天人類正
面臨一個由科技文明帶來的災難,就是生態環境的改變。科技文明開始於十八世
紀初人類發現使用能源以增進生產,史稱工業革命,初期為“煤炭與蒸汽"時
代,主要使用煤能源,接著是“石油與內燃機"時代,主要使用石油與天然氣(馮
作民,1975;林立樹、 蔡英文、陳炯章等,2002)。科技文明改變了人類的生產
方式及生活型態,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也使文明進展的步調加速,然而不幸的
是,它逐漸改變了我們所倚賴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
大自然本是一個奇妙的傑作,地球上無論陽光、雨水、空氣、土壤、生物等都巧
妙的存在與平衡,使生物能夠生存無虞,例如大氣中的氧氣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所
需,它來自植物及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也可能是地球上初期幾十億年海水中藍
綠藻進行光合作用所製造的環境。水是生物生存憑藉,但過多或過少的水都會傷
害生物,而大氣中水分多寡取決於大氣與海洋間微妙的平衡。二氧化碳來自長期
火山噴發氣體的累積,雖然只佔大氣成份的 0.033%,但其存在影響地表的溫度
變化甚大。在平流層上部的臭氧層(O3)將紫外線及宇宙射線吸收,使得地球的生
物圈不至暴露於這些高能射線而致癌。
隨著科技文明的發展,這個奇妙的生態環境逐漸變質,許多高科技產品被排放於
大自然中,它們都具有相當毒性,而且不容易分解,並且積存於空氣、水泊和土
壤甚至生物體內,逐漸破壞自然界生態的巧妙平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3年普通高中教材编写立项申报材料要求.DOC
- 2007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武汉轻工大学.DOC
- 2005年浙江嘉兴高考4月月考模拟试卷.DOC
- 2009上海精品课程申报表-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
- 2008讲座别标本作制枚数.PPT
- 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表-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
- 2009BALIS馆际互借中心工作总结-旧版管理系统.PPT
- 2011学开设辅修双专业双学位一览表-中山大学教务部.DOC
- 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山东高校美学艺术学教学研讨会.DOC
- 2011年百篇优秀管理案例.DOC
- [中央]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招聘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吉安]2023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总工会招聘协理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央]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保定]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通]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厦门]2023年福建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非在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三明]2023年福建三明市尤溪县招聘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7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哈尔滨]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调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上海]2023年上海市气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台州]2023年浙江台州椒江区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