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2 页
自动控制理论
一、 单选题 ( 每题2分 )
1. 下列不属于自动控制基本方式的是( B )。
A.开环控制 B.随动控制
C.复合控制 D.闭环控制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系统的开环增益( B )。
A. 越大系统的动态特性越好 B. 越大系统的稳态特性越好
C. 越大系统的阻尼越小 D. 越小系统的稳态特性越好
3.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则全根轨迹的分支数是( C )。
A.1 B.2
C.3 D.4
4. 在设计系统时应使系统幅频特性L(ω)穿越0dB线的斜率为( A )。
A.-20dB/dec B.-40dB/dec
C.-60dB/dec D.-80dB/dec
5. 下列串联校正环节中属于滞后校正的是( A )。
A. B.
C. D.
二、 计算题1 ( 每题10分 )
6.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其传递函数。
G
G2(s)
G1(s)
C(s)
E(s)
?
?
R(s)
解:
已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h(t)=1-1.8e-4t+0.8e-9t (t?0), 试求系统的频率特性表达式。
解: (1) 先在零初始条件下求系统传递函数。
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其拉氏变换
得传递函数
(2) 频率特性为
8. 系统如图所示,求其阻尼比、上升时间、调节时间。
R(s
R(s)
-
C(s)
解:单位负反馈下,设
则闭环传递函数为
对于本题
即有 wn2=25 , 2zwn=5
解得 wn=5, ζ=0.5
代入公式,得
其中 β=cos-1ζ
9. 一最小相角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
(1) 写出开环传递函数表达式;
(2) 取串联校正环节传递函数为 ,写出出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
1
1
L(dB)
-20
-40
100
-60
1000
ω
解: (1) 由图,可写出
最左端直线(或延长线) 在ω等于1时的分贝值是201gK,即201gK = 80
则 K=10000
(2)
10. 分析下面非线性系统是否存在自振?若存在,求振荡频率和振幅。
已知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为:
1
1
-1
-
解:由
绘幅相曲线和负倒描述函数曲线如下:
-1/
-1/N(A)
G(jω)
由图知存在自振。
在自振点,得
因此,系统存在频率为,振幅为2.122的自振荡。
三、 计算题2 ( 每题12分 )
11. 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试确定参数值,使系统阶跃响应的峰值时间(s),超调量%%。
R
R(s)
-
C(s)
绘制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和对数相频特性曲线,以及幅相曲线,并用奈魁斯特判据判断以其为开环传递函数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四、 作图题 ( 每题16分)
13.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绘制 K从0到∞的闭环根轨迹,确定分离点坐标、渐近线方程,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
(1) 由开环传递函数绘根轨迹如下图。
(2) 分离点的坐标 d 可由方程:
解得 d1=-0. 89
(3) 渐近线方程
(通过坐标原点)
(4) 由于根轨迹不会进入虚轴右侧区域,故闭环系统稳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优质工程创优监理方案.pdf
- 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 VIP
- 大疆 精灵 Phantom 4 Pro V2.0 快速入门指南 用户手册.pdf
- XX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项目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采购需求.docx VIP
- 最满意的三项工作和最不满意的一项工作3篇.docx
- 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 VIP
- 送阅件-兖矿集团审计风险部.PDF
-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pptx
- NB∕T 31021-2012 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pdf
- 辽宁省名校联盟 2024年高三 10 月份联合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