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
1009-9328 (2013) 08-000-02
摘 要高校体育对大学身体育锻炼习惯有着深远的影 响,其教学效果不仅仅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上,而且对毕 业后的终身体育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影响终身体育 的基础因素入手,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并着 重阐述了今后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对 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锻炼习惯培养
一、前言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其教学 质量、教学效果、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仅仅在锻炼身体、 增进健康方面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终 身体育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方 面的优势,高校体育教育理应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因 此当前高校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培养学生以终身从事 体育锻炼为目标。但从我国髙校体育现状看,形成良好的体 育锻炼习惯,完成与终身体育的接轨仍然有很多的困难,要 走的路还很长,其中,学校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 惯问题就是一重要的课题。
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高校体育的根本目标
(一) 终身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确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中心地位,是深化学校体 育改革,促使体育科学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 会是一个高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质量有了更高的 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适应环境变化,迎接挑战生存 能力和较长时间内有效工作、不断进取的自我发展能力。由 于高等学校体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阶段性,同时又是学生 从接受教育到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能否适应未来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祖国健康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 峻课题,因此,作为髙校体育教育不能仅以在校期间为中心 开展教育活动,而是要建立学前体育 学校体育 社会 体育这种终身体育的整体结构与教育模式。
(二)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 要地位
习惯的培养教育,在中外教育史上曾受到许多教育家的 重视。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培养学生 的良好习惯看作是导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他甚至认为:“事 实上,一切教育都归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的论述”,他认 为:“教育从简单方面来说只须一句,就是养成良好的习 惯”“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 成良好的习惯视为财富,人们的一生就享受它的利益”;我 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许多关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 论述“养成良好的习惯,直到终身自由程度,程度是一条规 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有多么 重要的意义。
三、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基础因素看高校体育教学
(一) 自动化的运动技能是体育习惯形成的基石、根本
体育技能掌握好的人,体育兴趣浓烈,显示出更大的活 动欲望,体育的习惯也易形成,相反,体育技能差的人,则 无法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也相对失去了对运动的 信心和动力。可以说运动技能是人们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的 首要条件,而运动技能又是从运动技术中升华而来,因此运 动技术的学习是体育习惯的开始,运动技术提升为运动技 能,是体育习惯形成的基础。
当代大学生虽然经过十多年体育课程的学习,但运动技 能水平较低,许多人仍处于原始低级状态,技能教育的效果 不好。学生的技能水平低直接制约了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 趣,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 趣是高校要大力关注的问题。
(二) 身心收效是体育习惯形成的动力
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性的 需要,而某些身心方面收效的主要需要得到了满足,它既是 对参加运动前某种身心需求缺乏和内部不适感的补偿,又构 成了激发再次运动的动力。
对于不同的年龄群体,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各有差 异。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学习体育的健身性外,在很大程度 上要倾向于学习的趣味性,应多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乐趣、 情感体验和心理收效。一旦学生有了较大的心理收效和良好 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运动技术,并促动他们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习惯便成为可能。青壮年、中老年参加 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多的带有功利性,或是身体不佳,或出于 某种目的,即他们的体育活动动力主要源于对体育活动价值 的正确的理解,积极的体育态度和身体方面的收效。因此, 他们的体育活动目的更倾向于健身效果。
(三) 体育态度是习惯形成和维持的心理保障
所谓态度是个体对待人或事物的较一贯、较固定的心理 倾向。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外界与个体 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体育态度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 评价,体验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它调节着人们对体育项目或 参与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也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 和效率。体育锻炼态度的形成最根本的在于对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