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反思.docx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反思 摘要:大学文学教育课程传统教学范式呈现出重文史、 轻审美,重修辞、轻想象,重思想、轻情感的特征。针对传 统教学范式的不足,不少教学研究者呼吁重塑文学教育课程 教学理念,并提出三步阅读法”和细读法等方法来推进大 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文学教育;文学性;课改理念 近年来,人们对文学教育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纷纷呼 吁改革文学教育。笔者这里探讨的文学教育,是狭义的概念, 指的是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指向文学史、文学作品选及 其专题系列构成的课程体系。那么,大学文学教育问题的症 结到底何在?目前教学研究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 这里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大学文学教育课程传统教学范式的 基本特征,由此才能找出文学教育问题的症结。 一、大学文学教育课程的传统教学范式 重文史,轻审美。传统教学范式重视文史分析, 忽略审美体验。人们关注文学史,竭力爬梳呈现清晰的文学 发展脉络,尤其是其中存在复杂关联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 和现象。文学史教学落脚点在“史”,充满丰富审美价值的 文学文本淹没于这种追寻历史真相的诱惑中。即便观照某个 具体文学文本,传统文学教育的兴趣点仍集中于对文本历史 背景、时代精神的阐释,审美体验大多以艺术特征简论归结, 成为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譬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野草》, 作品的象征意味浓郁,比较晦涩难懂。很多人离开文史分析, 便无法理解鲁迅,结果导致过度依赖文史,理解也仅仅停留 于文史层面。具体文本的审美内涵无法获取,加深了人们对 于鲁迅作品的误解,以为他充满了对现实的怨愆情绪,却忽 略了先生内心深处对于理想图景的强烈憧憬。 重修辞,轻想象。当前人们提倡细读法,以为找 到了提升文学教育的有效手段。其实传统教学范式也讲究文 本细读,只不过二者细读的重心指向有所不同。传统文学教 学细读落脚在修辞分析,如字词句的意义表达与转换、表现 手法的创新或音节格律的对称等。这一点在古代文学作品教 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文本细读开启了学生记忆与理解 的能力,却阻碍了他们审美想象力的飞跃。与此不同,近年 来不少研究者通过细读“十七年”文学文本中的革命修辞, 从一部部革命斗争史中发现出隐藏的人性欲望与冲动。如果 大学文学教学倡导此种类型的细读法,将会极大激发学生的 审美兴趣和想象力。 重思想,轻情感。传统教学范式突出抽象思想的 提升,往往将人生哲理或文化哲学观念作为文学文本价值的 依归。这种将理性压制情感的逻辑思维,导致更加远离文学 教育的本体。与哲学的纯粹理性相比,文学教育不能轻视情 感体验,沉迷于思想的放纵。上世纪50?70年代,我们的 文学教育即完全受制于这种理念化的困境,导致人的审美心 灵世界的荒芜。现如今不少大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根本不去 阅读作品,或仅读了故事梗概,却侃侃而谈,叙说文化冲突、 终极关怀等宏大命题。远离对文本的同情性体验,思想的演 绎注定只是一个空洞的形式。 传统教学范式有其合理性。重文史,便于人们理解接受 作品。重修辞,便于夯实人们的语言根基。重思想,便于提 升人们的思辨能力。然而,传统教学范式的缺陷也是很明显 的一一受众文学感悟能力低。因缺乏感悟力,无法与作品对 话,导致审美愉悦的缺失。因审美愉悦的缺失,导致接受心 理的排斥。当下青年学子对于鲁迅作品的隔膜与排斥,固然 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变迁有着深刻的关联,但也不能不说从中 学到大学长期文学教育的缺失,也影响到了人们对于鲁迅先 生作品的客观认知。如果仅仅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鲁迅 先生是民族魂,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却不能 带领人们进入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怎能理解真正 的鲁迅? 二、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重塑 文学性。传统教学范式偏重单向度的文史解读和 修辞分析,希图从文学作品中获取知识理性,这是一种认识 论思维。鲁迅先生著有杂文批评“反诗歌党”,认为“凡要 感得专诉于想象力的或种艺术的魅力,最要紧的是精神的炽 烈的扩大,而他们却已完全不能扩大了的固执的智力主义 者”;“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 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 揄”。[1]我们的传统教学范式有些时候近似于这种“反 诗歌党”,喜欢用科学主义的思维与方法来看待文学教育, 恰恰忽视了文学教育的本体——文学。教师对于文学教育本 体论的误读,导致学生始终无法切入文学世界内部,在文学 本体边缘观望文学文本的社会意义。那么文学的本体又是什 么呢?当前不少学者高调提出“文学性”,这是很有道理 的。按我的理解,“文学性”指的是文学自身萌发出的审美 特性、审美情感和审美意念,与文学外部力量若即若离。传 统教学范式相信内容/形式的二元逻辑,因此偏狭地将作品 分解为思想主题与艺术特征进行解读,忽略了作品本身其实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