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美麟 张有忱 张莉彦 编著第一章 绪论.ppt

机械创新设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美麟 张有忱 张莉彦 编著第一章 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创新设计概述 一、设计与创新 二、创新设计 一、设计与创新 1.设计 2.创新 1.设计 设计是什么?实际上,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设计是人类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设计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是逐渐进化,逐步发展的。 人类开始的设计是一种单凭直觉的创造活动。这些活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例如,为了保暖就剥下兽皮或树皮,稍加整理,披在身上防寒,也就设计了服装;为了猎取动物,分食兽肉,就设计了刀形斧状的工具,这也许就是最初的结构设计。 后来设计就发展了,不再是仅仅为了生存,而上升到为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精神上的某种需要。并且人们开始利用数学与物理的研究成果解决设计问题。当设计的产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有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后,就开始归纳总结出各种设计的经验公式,还通过试验与测试以获得各种设计参数,作为以后设计的依据。同时开始借助于图纸绘制设计的产品,逐步使设计规范化。 2.创新 “创新”一词一般认为是美国一位经济学家J.I.舒彼特最早提出的。它把创新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产品;②采用一种新技术;③利用或开拓一种新材料;④开辟一个新市场;⑤采用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或管理方式。并指出:“所谓创新是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 概括地说,创新就是创造与创效。它是集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经济性于一身,并贯穿于科学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社会活动实践的一种横向性实践活动。 创新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可以用框图来描述,见图1-1。 其中技术创新为主导地位,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企业,它的存在或竞争实力的大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最终取决于技术创新,其它创新活动均为技术创新服务。 意识创新起先导作用,没有创新意识也就没有创新活动。 制度创新起保证和促进作用,即促进技术创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市场创新起导向和检验作用。市场通过竞争迫使、激励企业不断创新;市场把创新成功与否的裁决权交给消费者,由消费者的需求导引创新的方向,检验创新成功与否。 二、创新设计 1.创新设计是涉及到多种学科,包括设计学、创造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复合性工作,其结果的评价也是多指标、多角度的; 2.创新设计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非数据性、非计算性的,而是要依靠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与交融,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分析,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与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开展工作; 3.创新设计不只是因为问题而设计,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设计问题。 4.创新设计是多种层次的,不在乎规模的大小,也不在乎理论的深浅,注重的是新颖、独创、及时、甚至超前。 5. 创新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第二节 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创新教育 二、创新人才的特点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创新教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说:“人类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即通过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重要任务。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做过调研,并预测21世纪高教五大特点: 1、教育的指导性——打破注入式,用统一方式塑造学生的局面,强调发挥学生特长,自主学习; 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权威变为指导学生的顾问。 2、教育的综合性——不满足传授和掌握知识,强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3、 教育的社会性——从封闭校园走向社会,由教室走向图书馆、工厂等社会活动领域,开展网络、远程教育。 4、 教育的终身性——由于知识迅速交替,由一次性教育转变为全社会终身性教育;(Learning for life) 5、 教育的创造性——改变教育观, 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造力。 一、创新教育 根据以上特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也正开展由专才性向通才性过度,努力培养并造就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如何培养与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开拓型人才?则是创新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和转变教育观念。教育不仅是教,更重要是育。教也不只是传授传统的知识,还要传授如何获取知识。育就是培育、培养、塑造。其次要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只是在课堂上教,在学校里教,更要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探究与创新的条件与氛围。当然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在教育中,发明创造的观念,创新的能力是与知识同样重要的内容。开设“机械创新设计”的课程也正是教学内容改革的措施之一。它不仅是传授一些创新技法,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同时还要培养善于思维,善于比较,善于分析,善于归纳的习惯。 二、创新人才的特点 1.具有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欲望,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