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学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树才 主编第7章 煤的直接液化.ppt

煤化工工艺学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树才 主编第7章 煤的直接液化.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7、煤的直接液化 § 7.1 煤直接液化的意义和发展概况 § 7.2 煤加氢液化原理 § 7.3 德国煤直接液化工艺的发展 § 7.4 美国煤加氢液化的中间试验 § 7.5 煤直接液化技术开发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 7.6 煤直接液化新技术的开发 § 7.7 煤直接液化的发展前景 § 7.1 煤直接液化的意义和发展概况 1.煤直接液化的意义 直接液化:将煤在较高温度(400℃以上)、和压力(10MPa以上),下与氢反应使其降解和加氢,从而转化为液体油类的工艺,故又称加氢液化。 2.煤直接液化的发展状况 ⑴发展状况 1913年,德国柏吉斯(Bergins)首先研究了煤的高压加氢,从而为煤加氢液化技术奠定了基础。 1927年在德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煤直接液化工厂,以后又建11套装置,在1944年总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年,为德国提供了发动战争用油。 50年代中东廉价石油的大量开发,使煤液化失去竞争力。 1973年石油价格暴涨之后,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又活跃起来。 ⑵开发的工艺 美国开发了溶剂精制煤法(SRC),供氢溶剂法(EDS)、氢煤法(H-Coal)和催化两段液化工艺(CTSL)。 日本NEDOL工艺,超临界溶剂抽提法(SCE)煤和石油渣油联合加工工艺(简称COP工艺) 。 德国开发了新IG(NewIG)工艺和IGOR工艺。 ⑶工艺分类 § 7.2 煤加氢液化原理 1.煤与石油的比较 ⑴燃料 H/C比值 ⑵燃料主体 ⑶煤中矿物质 1、煤加氢液化原理   煤和石油在结构、组成和性质上有很大差异: ①石油的H/C比高于煤, 原油为1.76而煤只有0.3~0.7,而煤氧含量显著高于石油,煤含氧2%~21%,而石油含氧极少; ②石油的主体是低分子化合物,而煤的主体是高分子聚合物; ③煤中有较多的矿物质。 因此要把煤转化为油,需加氢,裂解和脱灰 ⑵对自由基“碎片”的供氢 煤热解自由基“碎片”的加氢:       RCH2·+RCH2·+2H→RCH3+RCH3 以及再缩聚反应:     RCH2·+RCH2·→RCH2-CH2R       2RCH2·→RCH2-CH2R       2RCH2·→RCH2-CH2R ★反应中氢的来源有几个方面: ①溶解于溶剂中的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变为活性氢 (氢气中的氢分子被催化剂活化); ②溶剂油提供的或传递的氢 (供氢溶剂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 ; ③煤本身可供应的氢 (煤分子中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 ; ④化学反应生成的氢 (如CO+H2O→CO2+H2)。 ★采取以下措施对供氢有利: ①使用有供氢性能的溶剂; ②提高系统氢气压力; ③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④保持一定的H2S浓度等。 ⑶脱杂原子的反应 ①脱氧反应 ②脱硫反应 ③脱氮反应 ⑷结焦反应 防止结焦的措施: ①提高系统的氢的分压 ②提高供氢溶剂的浓度 ③反应温度不要太高 ④降低循环油中沥青烯含量 ⑤缩短反应时间 3.加氢液化的产物 固体残渣: 是不溶于吡啶或四氢呋喃部分,它是由未转化的煤、矿物质和外加催化剂组成。 气体(包括两部分): ①杂原子的H2O,H2S,NH3,CO2和CO等; ②气态C1-C4。其产率与煤种和工艺条件有关。 液体: ①前沥青烯: 是指不溶于苯但可溶于吡啶和四氢呋喃的重质煤液化产物,其平均分子量约1000,杂原子含量较高。 ②沥青烯: 是指可溶于苯,但不溶于正己烷或环己烷的部分,类似石油沥青质的重质煤液化产物,其平均分子量约为500。 ③油: 是轻质的可溶于正己烷或环己烷的产物,其分子量大约在300以下。   轻油或石脑油:沸点200℃部分;中油:沸点200~325℃部分。    4.煤加氢液化的反应历程 ①煤不是组成均一的反应物 煤中有易液化的成分,也有难液化的成分; ②反应以顺序进行为主 即反应产物的分子量由高到低,结构从复杂到简单,出现的时间先后大致有一次序; ③前沥青烯和沥青烯是中间产物, 它们的组成是不确定的,在不同反应阶段,生成的沥青烯和前沥青烯肯定不同,由它们转化成油的速率较慢,需活性较高的催化剂; ④也有可能发生结焦的逆反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