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 本讲主要内容:智者派哲学、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的理念论。 要求了解:智者的启蒙,了解苏格拉底哲学的重要观点;掌握苏格拉底哲学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了解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 难点:柏拉图的“理念”范畴的理解,“理念”与个体事物的关系思想, 作业:怎样理解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关系。 “古典时期” 的哲学 所谓“古典时期”是相对于公元前8至6世纪的上古时期而言的,大体上指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以前的100多年,这是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古典时期希腊哲学的特点 首先从地域来看,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雅典哲学。 其次从内容上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扩展到了人和社会。另一方面是哲学研究的重心从“自然”意义上的phusis转向了“本性”意义上的phusis。与此相应,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从追问万物生成演化的本原转变为追问万物存在根据的本质,其结果就是自然哲学发展为精神哲学,或者说,从宇宙生成论转向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相应于早期希腊哲学中的一与多的关系问题,这一时期的希腊哲学所面临的哲学问题更多地表现为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最后从方法上看,这一时期的希腊哲学以逻辑论证为主要手段,早期自然哲学那种直陈宣称式的方法被日益严密的逻辑推理所取代。 一、智者派—1-1 智者派以前的哲学家主要关心宇宙论,即对整个宇宙作系统研究,他们很少注意作为宇宙的部分的人的问题。智者派改变了这条哲学路线,转向人本身的问题 一、智者派—1-2 所谓“智者”,古希腊语为sophistes,原本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例如“七贤”。但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一词则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 起初,智者派的动机是高尚的,但是我们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获知,他们后来的实践演变为琐碎的词语分析、无谓的争论和以巧言善辩混淆问题。 智者派把他们的哲学建立在真理的相对性学说的基础之上,他们对个人主义的强调最终导致完全的怀疑论。 一、智者派—2-1 普罗塔哥拉(约前481—411) 生于阿布德拉城,是德谟克利特的同乡,据说也是他的学生。 普罗塔哥拉的思想比较丰富,既有“关于神,我们是不知道的”疑神论见解,也有关于人类社会约定生成的主张,但是在哲学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是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和“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这两个著名的命题 一、智者派—2-2 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一,这里的“人”指的是类的人还是单个的人?第二,人的哪一方面是万物的尺度,是理性还是感觉,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这个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 积极意义:它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一、智者派—2-3 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普罗泰戈拉的这个命题作为方法论原则,不仅是芝诺揭露矛盾的技巧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对苏格拉底辩证法的提出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对后来怀疑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智者派—3 高尔吉亚(约前483—375)针对爱利亚学派的存在论,提出三个命题: 1)无物存在; 2)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 3)即使可知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二、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智者派所代表的许多观点确实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完全对立,苏格拉底坚决维护真理的客观性,是智者派的直言不讳的批判者。 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399年)出生在雅典,父亲是石匠,母亲是产婆。自师从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Archelaus)接受了哲学教育之后,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智”的事业。 据说苏格拉底生得很丑,但是死得很美。他被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判处了死刑,大义凛然,从容赴死,遂成千古美谈,亦造就了西方哲学史乃至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 苏格拉底生平简介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

文档评论(0)

189****0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