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九世纪三部曲》之2资本的年代:1848—1875
目录
作者简介序言导言第一篇 前奏第一章 民族的春天第二篇 发展第二章 大繁荣第三章 统一的世界第四章 冲突与战争第五章 民族的创建第六章 民主力量第七章 失败者第八章 胜利者第九章 变化中的社会第三篇 结果第十章 土地第十一章 移动的人第十二章 城市·工业·工人阶级第十三章 资产阶级世界第十四章 科学·宗教·意识形态第十五章 艺术第十六章 结语
序言
????笔者关于世界现代史(即从法国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专著共有三本。第一本《革命的年代:1789—1848》(The Age of Revolution:1789—1848)早已问世,第三本尚未动笔,本书则介于二者之间。由于它独立成卷,对读过或没有读过第一本的读者都具有可读性。不过对读过第一本的读者我要表示歉意,因本书零零星星地收进了他们业已熟知的材料。这样做是为了照顾尚未涉猎第一本书的读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出于类似的目的,我也简略地为以后发展趋势作了几点提示,特别是在第十六章“结局”中。与《革命的年代》重复的资料我当然会尽量削减到最低限度,并将它们分散开来,以免使读者生厌。读者可视此书为独立篇章,只要记住本书并非处理一个孤立的、与其前后截然分开的时期即可。历史是不可分割的。
????无论如何,对任何受过一般普通教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应该是完整的。它是为普通读者而不是为历史学家所写的。社会为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历史学家如能正当使用这些史料,就不应专为其他史家而写,不论他们使用史料的数量是多是少。一般读者若能对欧洲历史有基本的了解,是会有好处的。笔者相信那些搞不清攻陷巴士底狱或拿破仑战争是怎么一回事的读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虽能设法应付,但具备这些知识,定会有些帮助。
????本书所述的时代较短,但其跨越的地界却很大。以欧洲——事实上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来写1789—1848年的世界史,并非不切实际。然而随之而来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就再也不能纯粹以欧洲史来概括了,因为1848年后资本主义经济向全世界辐射,撰写这个时期的世界史如不在相当程度上注意其他几个大洲,必定荒诞可笑。我是不是也太欧洲中心主义了呢?可能有此嫌疑。欧洲历史学家对欧洲的了解比对其他洲的了解要多得多,这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他们遂情不自禁地从他们所处环境的特别有利地位来欣赏全球景物。美国历史学家对同样的景物会有某些不同看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无论怎么看,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仍是以欧洲为中心。例如美国,那时虽已露出它必将成为泱泱大国和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苗头,但它那时的经济实力还很弱小,只能自给自足而已。事实上,那时的美国也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庞然大物:1870年其人口比英国多不了多少,与法国不相上下,比后来很快形成的德意志帝国还略少一些。
????我将本书分成三个部分。1848年革命是这一时期发展主线的前奏。对于几条主线的开展,我是从欧洲大陆角度观察的,但只要有需要,也将从全球角度加以探讨,不过我并不企图把它写成一系列面面俱到、内容完整的“国家”史。欧洲以外的世界占有两章篇幅。在这两章里,我不能不着重探讨若干重要的地区和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每章均以主题划分,而非以年代先后为序,当然其中包含的年代仍是清晰可辨的。这些年代是:寂静但对外实施扩张的19世纪50年代,比较动荡的19世纪60年代,以及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交替出现的19世纪70年代。第三部分包括了19世纪第三个25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横断面。
????我的目的并非是将已知的事实作一番总结,亦非叙述何时发生何事,而是将事实归纳起来,进行整体的历史综合,从而“了解”19世纪第三个25年,并在一定限度内把我们今日世界的“根”追溯到那个时期。本书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展现这个时期无与伦比的特征。这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时代,因此显得那么生疏,那么遥远。至于这本《资本的年代》是否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得由读者去判断。本书的看法,特别是与很多人观点相左的看法是否正确,得由我的史学界同行们去评论。同行们显然不会一致同意我的看法。著书人总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广泛注意,热情颂扬也好,愤怒指责也罢,能引起热烈讨论就不错。我不敢存有与评论家打场笔墨官司的奢望,在这一版里,我只是把几处印刷错漏和某些明显错误(有些明显错误已引起我的注意)纠正一下,调整一些容易造成误解的句子,如此而已。当然在与我的系统阐述方法不相矛盾的情况下,也认真考虑了某些批评意见。这些意见在我看来是正确的。但全书基本上是依然故我。
????不过,一般读者似乎对我有些误解,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天生情有独钟的某些评论家。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情显然不及他们。这个误解我想必须澄清。历史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