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上册语文《25、七律 长征》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了解七律诗歌体裁特点,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并会当堂背诵。 2、 理解“逶迤” 、“磅礴”、“暖”、“寒”词语的意思,理解诗意(难点) 。 3、 了解写作背景, 感受毛主席及其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情境朗读、自主学习、以读促悟 三、教学准备: PPT 四、教学设计: (一)诵读《声律》 ,激趣导入: 师:大家喜欢读诗吗?我们先来看这首小诗歌,咱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我们可以采用边拍掌边诵读的方式。 师生一起有节奏的诵读。 师:诵读完之后,我们发现这一小段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总结出诗歌的两个特点——对仗、押韵。 (此环节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并总结诗歌特点,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 (二)学习体裁,感知特点:  (重点) 师:那我们再来看这一首, 请你先大声读一读, 读完之后数一数, 这首诗有几行, 每行有几个字,开始读吧。 读完后指生回答。 师: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共有八行,每一行七个字,所以我们把这样的诗歌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为七律。 相机板书——七律。 师:那么,七律是诗歌的体裁,而长征——(相机板书)是我们今天所学诗歌的题目,中间用间隔号隔开,所以朗读题目时也要注意停顿,谁能来读一读题目。 学生朗读题目。 师:读完题目,我们再来读诗,这次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注意诗中的生字词,把诗读准确。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指生朗读。 师:再读之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发现《长征》一韵到底的特点。 齐读诗歌。 (此环节让学生整体感知《长征》的诗歌特点,并能做到将诗歌读准确。 ) (三)了解诗人,读出节奏。 师:我们知道这首诗的诗人是——(毛泽东) ,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学生介绍。 师:没错,同学们,毛主席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跟随毛主席一起走近第 25 课,齐读课题。 师:读诗歌啊,不仅读得流利,更要读得有韵律,请你再次朗读诗歌,争取读出它的节奏美。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学生朗读,并找同学进行点评。 教师课件出示节奏停顿,并范读 再指生诵读,然后齐读。 (此环节让学生了解作者,并且将诗读得有韵律,再次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美。 ) (四)深入学习,理解诗意。 1、了解长征背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把诗读正确,读流利了,但要想真正读好一首诗,还得读明白。 读明白我们就要了解长征。 谁能来当小老师,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长征的背景呢? 出示 PPT。 师: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学生根据搜集自由补充。 师:这就是长征路线图,工农红军历时两年,走过两万五千里,穿过 11 个省,翻过 12 座大山, 跨过 24 条长河,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难(相机板书) 2、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师:那么哪里体现出了“难”呢?我们先跟随诗人的步伐去五岭山和乌蒙山去看看。 出示图片。 师:诗人是怎么形容五岭的?又是怎么形容乌蒙山的? 生:逶迤、乌蒙。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呢?老师温馨提示一下,可以结合图片来理解。 学生理解一下“逶迤”——连绵起伏,高低不平 师:相比之下“磅礴”就变得—— 生:“高耸入云,惊险万分了” 师:难不难啊? 师:长征途中可是翻过了 11 座大山,更是难上加难啊。 但是面对 11 座大山,我们的红军战士有没有退缩? 也就是诗中所说的哪一个词——不怕(相机板书) 师:面对 24 条长河,我们—— 生:不怕 师:面对重重艰难险阻,我们还是—— 生:不怕 师:因为在红军的眼里,五岭逶迤—— 生:腾细浪 师:乌蒙磅礴—— 生:走泥丸。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理解体会对于这句诗的感受。 教师相机总结并板书——革命的斗争主义精神。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师:诗人把那么大的困难险阻看成小细浪, 小泥丸,就是我们诗中所写的万水千山——只等闲 (相机板书) 3、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师:面对高山,红军不怕,那么面对大河,我们依然还是不怕。 谁来读一读面对大河的场景? 学生朗读。 师:读完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找出反义词。 师:我们该怎样去理解呢?这里涉及到长征途中的两个故事。 我们的预习单上也给大家做了相关提示,有谁能来为我们先来讲一讲过金沙江的故事? 学生分享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为什么诗人觉得过金沙江是暖的? 学生畅谈感悟,教师适时指导总结。 理解后指导学生朗读。 师:巧渡金沙江是高兴温暖的,那为什么到了大渡河,诗人却用了一个“寒”字呢? 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看,用心感受。 师生观看视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